[实用新型]手持式急救吸引器用储液罐罐盖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44858.3 | 申请日: | 2007-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95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 发明(设计)人: | 汤黎明;刘铁兵;吴光明;毛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7/00;A61B17/00;A61B19/00;A61J1/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夏平;瞿网兰 |
| 地址: | 21000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急救 吸引 器用 罐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液体吸引器,具体地说是一种手持式急救吸引器用储液罐罐盖。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治疗和急救过程中,需大量使用各类吸引器。目前使用的吸引器有两类,一类是电动式负压吸引器,另一类是脚踏式负压吸引器,这二类吸引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体积大,成本高,使用和携带均十分不便,尤其是在急救现场和急救车辆、航空器中根本无法使用,因此急需一种体积小,使用方便的手持式负压吸引器供紧急状态下使用,为了使用方便,作为此类手持式负压吸引器关键部件之一的储液罐必须能及时更换,为了更换方便,必须设计一种与负压发生装置(一般为气缸)连接的罐盖,而据申请人所知,目前尚无类似的产品可供选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手持式急救吸引器用储液罐罐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持式急救吸引器用储液罐罐盖,包括盖体1,其特征是盖体1上设有吸入口2和抽真空口3,在吸入口2和抽真空口3之间设有防止被吸液进入抽真空口3中的挡板4。
所述的挡板4为弧形结构,最好为半圆弧形结构,且其高度应超过吸入口2。
所述的盖体1的开口端内侧设有与罐体相连的内螺纹。
所述的抽真空口3由相互垂直贯通的水平段301和垂直段302组成,抽真空口3的进气口303位于垂直段302上。
所述的进气口303为侧向进气口。
所述的垂直段302为一上下贯通的通孔,其上端塞装有球头插销5,球头插销5与连接条6的一端相连,连接条6的另一端固定在上盖1的上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尤其是通过使用挡板,能有效地防止被吸物进入后部的负压发生器中,解决了负压发生器的交叉感染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制造成本低的优点,可通过注塑一次成型,其中的抽真空口3中的垂直段302可采用贯通孔加盖的方式加以实现(如图1、3所示)。
本实用新型为手持式急救吸引器提供了急需的配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3所示。
一种手持式急救吸引器用储液罐罐盖,包括盖体1,盖体1的开口端内侧设有与罐体相连的内螺纹,盖体1上设有吸入口2和抽真空口3,在吸入口2和抽真空口3之间设有防止被吸液进入抽真空口3中的挡板4,如图1所示。挡板4为弧形结构,最好为半圆弧形结构(如图2),且其高度应超过吸入口2(见图1)。所述的抽真空口3由相互垂直贯通的水平段301和垂直段302组成,抽真空口3的进气口303位于垂直段302上,所述的进气口303为侧向进气口。为了制造方便,垂直段302可采用贯通孔加球头插销5的方式加以实现(如图1、3所示),球头插销5通过一连接条6与盖体1的上表面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当负压发生器工作时,储液罐中的空气从抽真空口3中抽出,储液罐中产生负压,此时,被吸液体在负压的作用下从吸入口进入盖体1中,遇到挡板4的作用直接落入储液罐中。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48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