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4629.1 | 申请日: | 200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54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斌 |
主分类号: | F24J2/04 | 分类号: | F24J2/04;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17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板 太阳能 集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太阳能利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已有的太阳能集热器有真空玻璃管式集热器,这种集热器虽然单管集热效率高,但安装组合后其实际可供光热转换的有效面积却只有所占面积的一半左右,并且玻璃管易碎,遇到大风、冰雹常造成损坏;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是在设有光热转换层的金属板背面设置传热导流管,在其上表面加盖透明盖板,四周及底部设置保温层及外壳,其缺陷是制作程序多、整体性差、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热转换效率高、有效集热面积大、抗冲击性能优越、制作程序简单、集热板的底部可不设保温层、整体性好、生产成本低、能方便可靠地安装在大楼阳台、墙壁及屋顶上,并适合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太阳能集热板1、与太阳能集热板1相配的a、聚流型:至少分别设有2个连接管2的输入聚流管3和输出聚流管4或b、回流型:至少设有1个“U”形连接管5和输入接管6、输出接管7,设在两端的保温层8和包在保温层8外面的外壳9,太阳能集热板1是在同一平面上平行排列的至少2根相互间由肋片10连接的圆管11及在呈排列状的圆管11的四周设有上盖板12、下托板13、封在左右两侧的侧板14并与相应的圆管11由肋片10连接组成的用透明材料制造的构件;圆管11的内壁处设有太阳能集热层16或圆管11及相关管道内灌装有可吸收太阳热能的集热液17。圆管11相互间与下托板13之间也可以用“Y”形连接条15连接。圆管11的内壁处设有太阳能集热层16是设有一种光热转换涂层或镀层,或是镶在圆管11内的外表面涂有或镀有光热转换层的薄壁圆管。下托板13的底面设有反光层18。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平板式聚流型太阳能集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平板式回流型太阳能集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两种太阳能集热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为平板式回流型太阳能集热器,包括有太阳能集热板1,7个“U”形连接管5和输入接管6、输出接管7,设在两端的保温层8和包在保温层8外面的外壳9,太阳能集热板1是在同一平面上平行排列的8根相互间由肋片10连接的圆管11及在呈排列状的圆管11的四周设有上盖板12、下托板13、封在左右两侧的侧板14并与相应的圆管11由肋片10连接组成的用透明PC塑料制造的构件;圆管11内壁处涂有用超细石墨粉末与硅树脂调合成的光热转换涂料涂覆的太阳能集热层16,下托板13的底面有用反光涂料涂布的反光层18。为防止表面划伤或被污染,太阳能集热板1的上表面还涂有透明硅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斌,未经王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46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电动刷
- 下一篇:电热膜高效沼气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