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眼科点眼药盘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4590.3 | 申请日: | 200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86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卢玉文;丁颖;姜忠翠;张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 | 分类号: | A61F9/00;A61J1/16;A61J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夏平;瞿网兰 |
地址: | 21000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科 眼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眼科用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眼科点眼药盘。
背景技术
在眼科工作中,为患者点眼药是主要治疗之一,而各个患者的病因不同,所用的眼药的性能和作用可能完全不同,如缩瞳类和散瞳类就是二个作用完全相反的眼药,如果使用不当就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十分小心。由于患者使用的眼药水品种繁多,多种眼药水放在一个药盘或药框中,药水瓶东倒西歪,摆放没有规律。使用时需要仔细寻找或凭经验才能快速找到所需的眼药水,使用很不方便,甚至会出现作用相反的药水拿错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眼科护理工作中药水取放不便的问题,设计一种摆放合理,取用方便的眼科点眼药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眼科点眼药盘,由上板1、下板2及连接上板1和下板2的边板3组成,其特征是在上板1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开口4,开口4的四周向下连接有内边板5,内边板5和与其相连的下板2组成一中心储物凹槽6;在上板1上还开设有一个以上的用于插装眼药瓶和/或烧杯的并与药瓶和/或烧杯外形相配的通孔7。
所述的通孔7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椭圆形、三角形或其组合。
在下板2上与正方形或长方形孔相对位置处设有凸起的定位用挡块。
在上板1和下板2之间的空腔中装填有海棉体或泡沫体,在海棉体或泡沫体上与上板1上通孔7相对位置处开有其相配的、用于固定药瓶和/或烧杯的插排孔。
所述的上板1上的通孔7的周围设有根据药水功能设置的区分标记,该区分标记或为色标标贴,或为带有色彩的凹凸文字或图案。
所述的上板1的形状为长方面或正方形,它们相对的左右两边上的通孔7分别用于插装药性相反的眼药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眼科护理工作中多种药水的正确合理摆放和取用方便的问题,通过合理的标识可以使各类常用药水分类摆放,取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透时材料制造,眼药盘制成,长32cm、宽22cm、高3cm双层框架结构,上层根据眼药瓶的形状,制成圆形和方形小格,小格数量由常用眼药的多少而定,并留少量备用;根据眼药的类别,将眼药盘分成不同区域,如散瞳类、缩瞳类、抗炎类、激素类、消毒瓶、棉签瓶、眼膏瓶等;散瞳类、缩瞳类分别放置在长方形的宽边,抗炎类、激素类、放置在长方形的一条长边上,消毒瓶、棉签瓶、眼膏瓶放置在长方形的另一条长边上。按区域贴上标识,散瞳药用红色标记,方便查看眼药瓶上的标签;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轻巧、便于携带的优点,点眼药时只需带上本实用新型的点眼药盘,不必再带治疗盘;标识清晰,一目了然,作用相反的眼药可分别放置,不会取错,如散瞳药、缩瞳药分别在两端,且散瞳药有红色标记。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的优点,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医院整体形象,有利于杜绝不应发生的医疗事故。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功能齐全,实用性强的优点,它除了可实现眼药的有序摆放外,还可将眼科护理中常用的物品如烧杯、笔、棉签等集中到一起,极大地方便了护理人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板上的与方形通孔相对位置处所设的防滑倒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眼科点眼药盘,由上板1、下板2及连接上板1和下板2的边板3组成,上板1、下板2和边板3均采用透明有机玻璃,以便能方便地看到药瓶上的内容,在上板1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开口4,开口4的四周向下连接有内边板5,内边板5和与其相连的下板2组成一中心储物凹槽6,储物凹槽6可用于摆放一些较大的物件,如记录本、笔、棉签等物品;在上板1上还开设有多个的用于插装眼药瓶和/或烧杯的并与所述眼药瓶和/或烧杯外形相配的通孔7。通孔7可为与常见眼药瓶外形相同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椭圆形或三角形,它们可全部为一种形状,也可为多种形状的组合,当通孔的形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时,为了防止眼药瓶装入后滑入上板1与下板2之间的空腔中,可在下板2上相对位置处设置防倒、防滑或定位用的凸起在其表面上的挡块8(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45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