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前大灯自动调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044580.X | 申请日: | 2007-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67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阳;卫修明;叶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罗比汽车照明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14/02;B60Q1/06;F21W101/10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岗生 |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大灯 自动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照明系统,尤其是涉及汽车前大灯自动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汽车前大灯灯光只能照射正前方,汽车灯光照射的方向不能变换角度,汽车在转弯时,车灯光线和汽车拐弯的方向会形成一个角度,出现灯光盲区,驾驶员看不清前方的路况,存在着夜间行驶不安全因素。为了避免弯道的灯光盲区,人们已经制作出可调整照射角度的汽车前大灯,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607290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大灯自动转向装置,其包括灯体、控制器、传感器,灯体安装在汽车灯座中,灯体后部设置相互垂直的推拉杆,推拉杆与驱动器相连。驱动器可以是电机、油泵、气泵,驱动器由控制器、微机控制,通过传感器与汽车方向机相连。实际工作时,汽车方向机的转向通过传感器获得电信号,并输入电脑,电脑根据电信号通过控制器使驱动器工作,带动两垂直推拉杆运动,从而使灯体随方向机同步转动。现有技术的汽车前大灯虽然可避免夜间因汽车转向而产生的灯光盲区,但其传感器都与汽车方向机相连,不能自动改变汽车前大灯光束的俯仰照射角度,即当车体因前、后排装载不同或道路不平、加速、减速时,引起车体姿势出现前高后低或前低后高的变化,车体姿势不同而使得大灯的光束与地面的夹角产生变化,路人和反向行驶驾驶员会受到汽车前大灯眩光的干扰,仍然使夜间行驶存在着较高的不安全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前大灯自动调整装置,该汽车前大灯自动调整装置不仅能给弯道提供主动照明,而且可自动调整前大灯光束的俯仰照射角度,从而提高了夜间行驶的安全性,降低驾驶员驾驶汽车的疲劳度。
要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前大灯自动调整装置,包括一端具有光源的灯体、安装灯体的汽车灯座、与汽车灯座连接的驱动机构、控制器和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由转向传感器和检测汽车底盘与地平面出现倾角变化信号的车姿传感器组成,所述的驱动机构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的转向传感器和车姿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的转向传感器由获得左前轮轮速信号的左轮转速传感器和获得右前轮轮速信号的右轮转速传感器组成。
所述的驱动机构由左右转动驱动器和俯仰驱动器组成,左右转动驱动器位于汽车灯座的下方,所述的俯仰驱动器位于汽车灯座靠近灯体光源端的侧面。
所述的汽车灯座的下方具有汽车灯座与左右转动驱动器配合的转动齿轮,所述的左右转动驱动器包括所述的转动齿轮穿过的左右转动驱动器面盖、左右转动驱动器底壳、变速齿轮组、电机和电路板,所述的变速齿轮组、电机和电路板位于左右转动驱动器面盖和左右转动驱动器底壳形成的腔体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当车体因前、后排装载不同或道路不平、加速、减速时,引起车体姿势出现前高后低或前低后高的变化,车体姿势不同而使得大灯的光束与地面的夹角产生变化。安装在车身底盘和车轴之间或安装在车体上的车姿传感器激昂检测到车体姿态的变化值送到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的俯仰驱动器。驱动器调节灯体的仰俯,使得大灯光束与地面的夹角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当汽车转向时,二只转向轮因转向半径的不同,出现左右轮速差。这种轮速信号被控制器分析处理后,自动跟踪转向半径的轨迹,送出驱动左右转动的信号。被驱动电机转动动力,经齿轮组变速后驱动汽车灯座左右转动。汽车灯座上的灯体使大灯的光束随着转角的角度大小跟随弯道并照亮弯道,弯道照明的主动性,减少了转弯时的灯光盲区,提高了夜间行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汽车前大灯自动调整装置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前大灯自动调整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在图1中,1、灯体;2、光源;3、俯仰驱动器;4、控制器;5、车姿传感器;6、左轮转速传感器;7、右轮转速传感器;8、左右转动驱动器底壳;9、电路板;10、电机;11、变速齿轮组;12、左右转动驱动器面盖;13、转动齿轮;14、汽车灯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罗比汽车照明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芜湖罗比汽车照明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45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芯包缠绕机
- 下一篇:一种陶瓷金卤灯的钨铌电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