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注塑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4473.7 | 申请日: | 2007-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91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志敏 |
主分类号: | B29C45/07 | 分类号: | B29C45/07;B29C45/67;B29C45/68;B29C45/17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建观;张云 |
地址: | 213000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注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机,尤其是指合模装置为立式、模具为上下模形式、喷嘴为立式布置的立式注塑机。
背景技术
立式注塑机由于便于安放镶嵌件和有利于二次成型加工,所以应用很广泛。现有的立式注塑机的注射量在30克~400克之间,立式注塑机的总高度在2.5米~4米之间。稍大一点的立式注塑机,例如注射量在800克~1000克的立式注塑机,其总高度将达到5米~6米,它的使用、运输、维修都不方便,对厂房高度也有要求,再往上增加高度似乎不太可能,所以高度是立式注塑机的瓶颈。若采用卧式注塑机来加工成型中大型的塑件,只有改变塑件原来的结构或改变模具结构,使结构和模具复杂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便于加工成型中大型塑件的立式注塑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立式注塑机,包括机座、合模装置和注射装置,注射装置包括马达、马达座、注射座、注射油缸、支撑座、料斗、螺杆、料筒、前料筒和喷嘴,料斗通过料筒及前料筒与喷嘴连通,料筒呈卧式布置,前料筒呈立式布置,且料筒与前料筒固定连接,注射装置的支撑座与机座铰接,喷嘴移动油缸的一端与机座或油缸支架铰接,而喷嘴移动油缸另一端与料筒或前料筒铰接,固定模板具有空腔,喷嘴移动油缸动作时,能带动喷嘴作伸入或穿出空腔的伸缩运动。
为了安装简便,喷嘴移动油缸的活塞杆与前料筒铰接,喷嘴移动油缸的缸体与油缸支架铰接。
为了调节喷嘴对中模具的浇口,注射装置的支撑座与机座的调节座铰接,调节座侧面顶靠有调节螺钉。
本实用新型中的合模装置包括固定模板、移动模板以及驱动移动模板的锁模油缸。此时,油缸支架固定在锁模油缸上或机座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合模装置也可以是包括固定模板、移动模板以及驱动移动模板的油缸加连杆机构。此时,油缸支架固定在固定模板上或机座上。
注射座与支撑座固定连接或制成一体,注射油缸一端与注射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马达座固定连接,马达座与支撑座上的导柱或导轨滑动配合。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料筒呈卧式布置,前料筒呈立式布置,且料筒与前料筒固定连接,注射装置的支撑座与机座铰接,喷嘴移动油缸的一端与机座或油缸支架铰接,而喷嘴移动油缸另一端与料筒或前料筒铰接,固定模板具有空腔,喷嘴移动油缸动作时,能带动喷嘴作伸入或穿出空腔的伸缩运动,因此,喷嘴在喷嘴移动油缸的带动下顶紧模具时,即可注塑;喷嘴离开模具时,就可以方便地清理喷嘴和模具。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加工成型中大型塑件需要增加立式注塑机高度的缺点,使立式注塑机结构紧凑合理,解决了长期以来阻碍制造中大型立式注塑机的难题,便于加工成型中大型塑件;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成本低,便于运输和使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注塑机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局部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机的第一个实施例,一种立式注塑机,包括机座1、合模装置和注射装置,注射装置包括马达15、马达座14、注射座13、注射油缸18、支撑座17、料斗12、螺杆11-1、料筒11、前料筒6和喷嘴8,料斗12通过料筒11及前料筒6与喷嘴8连通,料筒11呈卧式布置,前料筒6呈立式布置,且料筒11与前料筒6固定连接,注射装置的支撑座17与机座1铰接,喷嘴移动油缸4的一端与机座1或油缸支架2铰接,而喷嘴移动油缸4另一端与科筒11或前料筒6铰接,固定模板7具有空腔7-1,喷嘴移动油缸4动作时,能带动喷嘴8作伸入或穿出空腔7-1的伸缩运动。
如图1所示,为了安装简便,喷嘴移动油缸4的活塞杆4-1与前料筒6铰接,喷嘴移动油缸4的缸体4-2与油缸支架2铰接。也可以是喷嘴移动油缸4的活塞杆4-1与油缸支架2铰接,喷嘴移动油缸4的缸体4-2与前料筒6铰接。
如图1所示,为了调节喷嘴8对中模具10的浇口,注射装置的支撑座17与机座1的调节座20铰接,调节座20侧面顶靠有调节螺钉19。也可以不设调节座20,支撑座17与机座1直接铰接,这时可不采用调节螺钉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志敏,未经孙志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44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