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零蒸发自供液氦的超导磁体杜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4400.8 | 申请日: | 200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40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5B9/14 | 分类号: | F25B9/1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 自供 超导 磁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设备与低温技术,具体是一种零蒸发自供液氦的超导磁体杜瓦。
背景技术
G-M循环是由吉福特(Gifford)和麦克马洪(Mcmahon)二人发明,其原理是绝热气体放气制冷。目前G-M型制冷机已广泛应用于冷却各种小型超导磁体。但是G-M型制冷机如何将浸泡式超导磁体直接从室温冷却至液氦温度以及G-M型制冷机如何生产出液氦是尚未能解决难点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零蒸发自供液氦的超导磁体杜瓦,并可以生产出液氦,解决了将浸泡式超导磁体直接从室温冷却至液氦温度以及如何生产出液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零蒸发自供液氦的超导磁体杜瓦,包括有G-M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G-M制冷机电机下部连接有真空外壳,一级冷头和二级冷头外连接有防热辐射屏壳体,二级冷头前端连接有氦冷凝器,二级冷头外连接有氦冷凝腔壳体,防热辐射屏壳体罩在氦冷凝腔壳体外,真空外壳罩在防热辐射屏壳体外;防热辐射屏壳体外环绕有换热管,换热管一端穿过真空外壳与外部的氦气源联通,换热管另一端通入到氦冷凝器,到达氦冷凝腔壳体内;氦冷凝腔壳体底部放置有浸泡式超导磁体;氦冷凝腔壳体连接有管道穿过防热辐射屏壳体、真空外壳到达外部。
本实用新型利用G-M制冷机的一级冷头做防热辐射屏,同时预冷从外界补充的氦气;G-M制冷机的二级冷头将从外界补充的氦气冷却,冷却后的氦气通过对自然流换热冷却浸泡式超导磁体,直至其到液氦温度。当液氦达到所需的质量后,停止补充氦气,超导磁体系统可维持负压运行而液氦质量不变,即实现了零蒸发。若继续补充氦气、G-M制冷机可将补充的氦气液化,即实现了自供液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零蒸发自供液氦的超导磁体杜瓦,包括有G-M制冷机1,所述的G-M制冷机1电机下部连接有真空外壳2,一级冷头3和二级冷头9外连接有防热辐射屏壳体5,二级冷头9前端连接有氦冷凝器7,二级冷头9外连接有氦冷凝腔壳体6,防热辐射屏壳体5罩在氦冷凝腔壳体6外,真空外壳2罩在防热辐射屏壳体5外;防热辐射屏壳体5外环绕有换热管4,换热管4一端穿过真空外壳2与外部的氦气源联通,换热管4另一端通入到氦冷凝腔壳体6内;氦冷凝腔壳体6底部放置有浸泡式超导磁体11;氦冷凝腔壳体6连接有管道穿过防热辐射屏壳体5、真空外壳2到达外部。
室温氦气由氦入口8进入换热器管4,被防热辐射屏壳体5冷却后进入氦冷凝器7,由氦出口10流出。冷氦气在氦冷凝腔壳体6上方,液氦在氦冷凝腔壳体6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44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