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4368.3 | 申请日: | 200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95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能德博;郑永明;鲁军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而泰可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7/36 | 分类号: | B65D47/36;B65D5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撕裂 翻开 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罩盖瓶口的瓶盖,尤其涉及一种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瓶装食品,所用的瓶盖有多种结构,一种瓶盖结构是:瓶盖与瓶体采用螺旋连接,在瓶口粘贴一层纸质的封口层,这种结构的瓶盖内装的酱制品,在运输过程中,易将酱油渗出。还有一种瓶盖结构是,在瓶盖内设置一环密封圈,瓶盖与瓶体采用螺旋连接,这种结构的瓶盖能防渗漏,但不能防止人为的破坏或恶意的开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食用的油、饮料之类的瓶装食物,这类食物大都是直接食用,当产品出厂后,到达各个超市销售时,会发生一些人为的破坏或恶意的开启瓶盖,使其它物质落入食品中,危害消费者的饮食卫生,使得最终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厂家或商家的利益也受到损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用撕裂直压上下盖组合结构的瓶盖,可防止瓶中的液体渗漏,也可避免其它物质落入瓶中,确保瓶中食品得到卫生安全保障。同时,使用本实用新型瓶盖可防止恶意的人为破坏,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又保护厂家和商家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包括上盖、设置在上盖内腔下部的下盖,其特点是:
所述的上盖侧壁中部周边设有半环抱的安全条,在上盖下端内壁周边设有若干圈凸台形上盖扣位;
所述的下盖中心部位设有一拉环圈,该拉环圈与下盖四壁连为一体,并将瓶口封闭,下盖外壁的上部设有一圈凸台形下盖上扣位,在下盖下端周边内壁延伸呈凸台形下盖下扣位,在下盖出口部位内壁垂直延伸一圈阻流导叶。
所述上盖的盖顶内侧设置与上盖一体结构的密封圈,上盖与下盖盖合时,密封圈的外壁与下盖上的出油口内壁贴合。
上述安全条的两端开有撕裂窗口,在其中一端设置有上翘出上盖侧壁外圆面的勾拉端。
上述安全条上方的上盖侧壁上设置有翻盖凸沿。
上述的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其中,所述的下盖内壁垂直延伸的一圈阻流导叶是由若干片阻流导叶片连接构成。
上述的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其中,所述上盖扣位与下盖上扣位相咬合。
上述的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其中,所述的下盖下扣位与瓶口的凹凸形外径嵌入连接。
本实用新型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撕裂直压式上下盖组合结构,上盖可防止其它物质掉入瓶中,下盖可防止运输中瓶中的液体渗漏,使瓶中的食品得到卫生安全保障;同时,使用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可防止恶意的人为破坏,保护了消费者、厂家及商家的利益。
2、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所述的上盖侧壁中部周边设有半环抱的安全条,上盖下端内壁周边设有的上盖扣位与下盖扣位相咬合。从而使上下盖在安全条好无损的情况下无法打开,可防止产品在出厂至销售过程中发生人为的损坏或破坏,从而保护厂家和消费者的利益。
3、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下盖内壁上部的中心部位设有拉环圈,在未使用前拉环圈与下盖内壁连为一整体,并将瓶口封闭,可以避免在运输及销售过程中液体溢出。
4、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安全条,在使用时,通过撕拉掉上盖上安全条,将上盖分离成盖顶和盖身两部分,使用过程中,只需通过按压方式将盖顶部分的密封圈压入或拨出下盖上的出油口,实现对瓶口的打开与关闭,较采用旋拧式的瓶盖,方便快捷。
5、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下盖出口部位内壁垂直延伸一圈阻流导叶,该阻流导叶可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液体的大量冲出。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的一实施例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具体结构特征和优点。其中,附图为:
图1是本实用新型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与瓶体组合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的上下盖分离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的上下盖结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盖 11.上盖扣位 12.撕裂环 13.密封圈 14.撕裂窗口 15.勾拉端 16.翻盖凸沿 2.下盖 21.拉环圈 22.下盖上扣位 23.下盖下扣位24.阻流导叶 241.阻流导叶片 25.出油口 3.瓶体 31瓶口外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而泰可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爱而泰可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43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火防爆式气水分离器
- 下一篇:多功能台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