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滑槽锁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44229.0 | 申请日: | 200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53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红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8 | 分类号: | B60N2/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8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滑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扣装置,具体是一种安装在可滑动汽车座椅滑槽中的汽车滑槽锁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上的可滑动座椅主要是将座椅支撑架通过一定的方式固定在滑芯上,而滑芯滑配结合在车厢底面上的滑槽内,滑芯在滑槽内滑动从而带动座椅一起移动;滑槽内一般都具有汽车滑槽锁扣装置,其作用是限制滑芯在滑槽内的滑动,从而止动座椅;而其自身则藉由一定的结构配置连接在人所能及的操纵柄(如座椅手把)上,并由其制动。然而现有的汽车滑槽锁扣装置存在下述缺陷:1、汽车滑槽锁扣装置往往同滑芯分开设置,在工作时,其直接作为阻挡件作用在滑芯上来限制其滑动,由于滑芯与汽车滑槽锁扣装置存在相对运动常常会导致两者的匹配误差,给止动带来麻烦;2、汽车滑槽锁扣装置上往往只有一个制动结构,通常连接在座椅的人工把手上,如果要通过其他机构,例如电拉伸机构对汽车滑槽锁扣装置从另一角度进行制动,显然要对现有的汽车滑槽锁扣装置进行改装,这是极为繁琐的;而且一旦该制动结构失灵,汽车滑槽锁扣装置也就失效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缺陷,提供一种能直接固接在滑芯上随滑芯同步移动并对其止动的汽车滑槽锁扣装置,并且该汽车滑槽锁扣装置具有两个制动结构,能够对其进行多角度的制动,以提高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滑槽锁扣装置,包括基架、转动片和触发架;其特征在于基架的本体上开有若干固定孔,并成型有一同本体相连折部,转动片藉由一开口铆钉活动铆接在折部下方,开口铆钉上套有扭簧;所述转动片上固定铆接有长轴和拉锁铆钉,长轴的铆接部凸出转动片;触发架也活动铆接在前述折部上,触发架上具有一扣槽,前述长轴的铆接部抵入该扣槽内。
本实用新型中转动片上的开口铆钉、长轴和拉锁铆钉呈三角分布,目的是形成以开口铆钉为支点的杠杆体系,通过拨动拉锁铆钉可以使得长轴绕开口铆钉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开口铆钉穿过转动.片上的非圆形孔而与折部活动铆接,即转动片与开口铆钉间无法转动。而所述套在开口铆钉上的扭簧一端固定在基架上,另一端卡入开口铆钉的卡口中。转动片带动开口铆钉相对折部转动时,扭簧将产生一个复位力阻止其转动,并始终将长轴的铆接部保持在触发架的扣槽端部。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时,基架藉由本体上的固定孔固接在汽车座椅底部支撑架的滑芯上,而触发架上固接一制动柄,该制动柄一般通过一定的机构连接在座椅的人工手把上,可被人手工提升;同时,转动片上的拉锁铆钉则通过钢索连接在电拉伸机构上,由电拉伸机构控制动作。滑芯所在的滑槽上则设置若干阻挡长轴运动的阻挡件,而这些阻挡件下方必须依旧留出能让长轴通过的间隙。由于长轴被阻挡件阻挡,从而使得滑芯被止动;当要将滑芯从止动态变为运动态时,可以通过提升制动柄迫使触发架上的扣槽下压长轴的铆接部使得转动片转动,从而使长轴向下运动避开滑槽上的阻挡件并让滑芯通过;或者可以通过按动电拉伸机构的开关,提升拉锁铆钉,直接作用于转动片,使长轴向下运动避开滑槽上的阻挡件并让滑芯通过。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汽车滑槽锁扣装置直接固接在滑芯上随滑芯同步移动,并且是通过与滑槽内的阻挡件配合来对滑芯进行制动的,因此它不存在同滑芯间的配合误差,可以随时方便快捷的止动滑芯。
2.本实用新型汽车滑槽锁扣装置上具有两个制动机构,可以分别对其进行手工制动或连接在电拉伸机构上进行自动化制动。多角度的制动方式提高了这类汽车滑槽锁扣装置的实用性,同时也能克服了一个制动结构失灵而导致整个汽车滑槽锁扣装置失效的缺点,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架;1a、固定孔;1b、折部;2、转动片;3、触发架;3a、扣槽;3b、卡口;3c、舌片;4、开口铆钉;5、扭簧;6、长轴;6a、铆接部;7、拉锁铆钉;8、制动柄;9、弹性卡套;10、滑芯;11、滑槽;12、阻挡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红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红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42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毒蒸气冷凝点的检测
- 下一篇:快速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