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温高效制热空调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4088.2 | 申请日: | 200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97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郑寿永;姚玉平;黄圣祥;陈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5B4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忠辉;姚姣阳 |
地址: | 21502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高效 制热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制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环境下拥有良好制热效果及节能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普通空气源热泵空调,其定速热泵的制热量受环境温度影响比较大。主要表现在:
一.随着室外环境温度下降,空调器的蒸发温度、换热器效率普遍下降,导致制热量大幅度衰减。
二.在低温环境下,空调蒸发温度、压力和回气压力均比较低,压缩机通过吸气口进入压缩腔的制冷剂流量远小于压缩机的压缩能力,压缩机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室外制冷剂节流后会产生气液混合物进入换热器蒸发,由于部分气态制冷剂的存在,影响了换热器整体的传热系数和能力。
由于如上所述的这些缺陷,在北方较为寒冷的地区,普通空气源热泵空调基本上只能在过度季节使用;一旦进入严冬季节,制热量衰减十分严重,甚至无法正常启动运行。即使可以正常启动,为了保持房间的制热效果,常常不得已需要增加大量辅助电加热。为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能够在低温环境下提高整机制热量,降低辅助电加热功率的空调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低温环境下拥有良好制热效果、高效节能的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低温高效制热空调器,包括压缩机、节流部件、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气液分离器、四通阀及电磁阀,各功能部件之间通过管线连接,其特征在于:该空调器还包括一嵌装于所述压缩机以及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之间的闪蒸器,且所述闪蒸器的一个进气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连,一个蒸汽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另一个液体出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闪蒸器包括有一进气口、一蒸汽出口和一液体出口,所述液体出口位于闪蒸器底部,所述进气口和蒸汽出口位于闪蒸器的上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压缩机包括有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两个吸气口,其中通过管线与闪蒸器的蒸汽出口相连的是第二吸气口,而其第一吸气口则通过管线与气液分离器相连。
再进一步地,所述的空调器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闪蒸器进气口前端的第一节流部件和连接在所述闪蒸器液体出口后端的第二节流部件。
本实用新型带闪蒸器的低温高效制热空调器,在低温环境下制热运行时通过闪蒸器的气液分离,一方面利用闪蒸器喷射制冷剂,使压缩机的压缩腔能吸入更多气态制冷剂,增加压缩机消耗功率,提高排气压力,最终提高转化的制热量10%~15%;另一方面,进入室外换热器的主要是液体,使得制冷剂的流量有所增加,同时也提高了室外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低温高效制热空调器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上述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为:
1 压缩机 1a 第二吸气口
1b 第一吸气口 1c 排气口
2 室外换热器 3 制热主毛细管
4 制热次毛细管 5 气液分离器
6 制冷毛细管 7 电磁阀
8 过滤网 8a 进气口
8b 蒸汽出口 8c 液体出口
9 单向阀 10 四通阀
11 室内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低温高效制热空调器的实施例作进一步非限制性描述,以较为直观的方式加深对本实用新型创作实质的理解。
如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温高效制热空调器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由图可见:图中的左右虚线框内部分分别圈定了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外机所包含的结构内容,两者通过管线相连接,其中尤以室外机空气源热泵制热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展示。图中带箭头的实线表示空调器制冷时制冷剂的流向,而带箭头的空心线则表示空调器制热时制冷剂的流向。一种低温高效制热空调器,包括压缩机1、节流部件、室内换热器11、室外换热器2、气液分离器5、四通阀10及电磁阀7等,各功能部件之间通过管线连接。特别地,所述的空调器还包括一嵌装于所述压缩机1和室内、外换热器之间的闪蒸器8。
该闪蒸器8包括有位于底部的液体出口8c一个、以及位于闪蒸器上部的进气口8a和蒸汽出口8b各一个,且其进气口8a通过一管线延伸至闪蒸器沿高度方向的中部偏下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40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