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管多功能加工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3862.8 | 申请日: | 2007-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87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丁雷敏;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添财 |
主分类号: | B23P23/00 | 分类号: | B23P23/00;B23Q3/06;B23Q1/25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331江苏省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加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特别是用于对自行车架上中管的冲孔、冲弧、车倒角及铣端面的中管多功能加工机。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车架上的与五通管相连接的中管的上端部需车内外倒角及铣端面,与五通管相连接的下端部需冲弧,另外还需在中管管壁上冲三个消水孔及两个水壶孔。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分开多个工序并且利用不同的设备依次进行上述加工,费时费力、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车架上的中管一次成形加工的中管多功能加工机,其在使用中加工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一种中管多功能加工机,它包括机台、设置在所述的机台上的中管固定装置、依次设置在所述的机台上的用于对中管车内外倒角和铣端面的组合刀具机构、三个消水孔钻孔机构、水壶孔钻孔机构、冲弧机构,所述的中管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座以及夹持机构,所述的组合刀具机构包括第一底座、第一马达、与所述的第一马达相传动连接的成形刀座、设置在所述的成形刀座上的三把刀;所述的消水孔钻孔机构包括第二底座、第二马达、与所述的第二马达相传动连接的第二刀具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刀具固定座上的第二刀具;所述的水壶孔钻孔机构包括第三底座、第三马达、与所述的第三马达相传动连接的第三刀具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的第三刀具固定座上的第三刀具;所述的冲弧机构包括第四底座、设置在所述的第四底座上具有活塞杆的第一气缸、设置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一端部的第四刀具。
所述的中管固定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座两侧的机台上的一对气缸,所述的气缸具有活塞杆,该气缸的活塞杆的一端部连接有挡块。
所述的机台上还可滑动地设置有滑座,所述的冲弧机构、支撑座、一对气缸、挡块及水壶孔钻孔机构都设置在所述的滑座上。
所述的水壶孔钻孔机构的第三刀具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刀头。
所述的机台上还设置有具有弧形导轨的调节板,其中两个所述的消水孔钻孔机构可沿所述的弧形导轨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调节板上。
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具有凹槽的下夹块、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下夹块上的上夹块,所述的上夹块上也开设有凹槽。
所述的组合刀具机构的三把刀的轴心线与所述的下夹块的凹槽的中心线相重合。
所述的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的第二气缸具有活塞杆,所述的上夹块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的一端部。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当中管多功能加工机工作时,先将车架的中管牢固地定位在中管固定装置上,由设置在所述的机台上的组合刀具机构的三把刀可对中管进行车内外倒角和铣端面操作,三个消水孔钻孔机构的第二刀具可对中管进行钻消水孔操作,水壶孔钻孔机构的第三刀具可对中管进行钻水壶孔操作,冲弧机构的第四刀具可对中管进行冲弧操作,以便车架的中管与五通管连接时中管的弧面能够与五通管相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分开多个工序并且利用不同的设备依次进行上述加工操作,即能够对车架上的中管一次成形加工,在使用中加工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1、机台;2、中管固定装置;3、组合刀具机构;4、消水孔钻孔机构;5、水壶孔钻孔机构;6、支撑座;7、下夹块;8、气缸;9、上夹块;10、冲弧机构;11、第一马达;12、成形刀座;13、三把刀;14、第二马达;15、第二刀具固定座;16、第二刀具;17、第二底座;18、第一底座;19、第三底座;20、第三马达;21、第三刀具固定座;22、第三刀具;23、第四底座;24、第一气缸;25、第四刀具;26、滑座;27、弧形导轨;28、调节板;29、第二气缸;30、夹持机构;31、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添财,未经庄添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38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