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联动训练行走康复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3788.X | 申请日: | 200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83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胡方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方年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A63B22/08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静巧 |
地址: | 2236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动 训练 行走 康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患者康复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双联动训练行走康复车。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突然遭遇“中风”,通常虽然生命被挽救了,但是多半会留下半身不遂,不能行走等后遗症,需要慢慢进行锻炼才能康复。康复锻炼需经历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对于能下床,但不能行走的病患者必须要由专人搀扶帮助他(她)们锻炼。对于体重大、个子高的患者有时需2-3人伺服,如患者的左、右臂膀要人架扶,另还得要有人弯腰帮助病人迈步、抬起左、右脚。这样的锻炼要坚持到让这些病患者能自主支配双脚行走为止。整个康复过程,不仅病患者需要消耗很大的体力,而帮助他(她)们作康复训练的陪护者更要耗费许多时间和精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联动训练行走康复车,目的在于由健康人主动操纵双联动脚踏板的机械装置,病患者的双腿被动式跟随锻炼,以减小病患者及帮助其康复训练者的体能消耗,并尽快地实现患者的行走康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主要设置有一个双联动的脚踏装置及其支撑架体,脚踏装置由一对传动轮、及与传动轮连接的传动带、和设置在传动轮轴两端的脚踏拐、踏板组成;该装置的支撑架体主要由主横梁、手扶梁、后座梁、底撑工字梁组成;其中,底撑工字梁两端的立梁顶部与主横梁为固定连接;脚踏装置的传动轮轴垂直设置在主横梁的两端。本实用新型还设置还有与支撑架体联结的副横梁及其椅座梁,副横梁的一端呈直角弯、并通过螺栓连接在底撑工字架的立梁上,另一端与椅座梁相连接,椅座梁顶部设置有椅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用于康复训练时,训练者座在后座上,只要双脚踩踏踏板(如同踩踏自行车踏板),主传动轮转动、并由传动带带动从动传动轮作同速比运转,病患者座在椅座上,双脚踩在(甚至可以将双脚固定于踏板上)从动轮的踏板上跟随活动,因此,迫使病患者在不自主的情况下运动双脚,久而久之患者下肢血脉流通,脚部肌肉也得到了锻炼,可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二)本实用新型可以减轻患者支撑直立的体能消耗,和减少帮助训练陪护人数、和付出的大量体力损耗;而且,在室内,只要家人有空便可以随时进行康复训练。
(三)本实用新型可使患者与陪护或家人全天候地面对面的训练,有益于相互之间的语言及情感交流;所设存物盘内可以放置食物、茶饮、水果、收音机、毛巾等物品,取用方便。
(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作、组装方便、成本较低,可适用各种消费人群;
(五)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也适用于风湿类疾病人群下肢关节运动障碍者的康复治疗使用,并有助于体弱老人及大病初愈者的体能锻炼。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联动脚踏装置由传动轮1、传动2、传动带3和设置在传动轮轴两端的脚踏拐4、脚踏41组成。其中,传动带上方设置有防护罩31,脚踏拐4的两端头安装有脚踏板41。双联动脚踏装置的支撑架体主要由主横梁5、手扶梁7、后座梁8、底撑工字梁9组成。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副横梁6、椅座梁10,其中,副横梁6的一端呈直角弯通过螺栓61连接在底撑工字架的立梁91上,另一端与椅座梁10相连接,椅座梁顶部设有椅座(81),下方设有底座板92。底撑工字架9两端的立梁91连接在主横梁的下方,两立梁下还设有底座板92,两底座板之间设有底梁93;手扶梁7及后座梁8的下端均连接在主横梁5的一端,两者之间设置有拉力梁78;手扶梁与主横梁之间设有斜力撑71,手扶梁的顶端设有扶手72;主横梁位于传动带的一侧处,设有定滑轮32。另:所述的传动轮为齿轮,传动带为链条;所有的底座板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底面均贴合有材质摩擦系数较大的垫片94与地面接触;所述主横梁与副横梁的连接端连接有立杆11,立杆的顶端设有存物盘12;所述脚踏拐4的脚踏41上可设有连接扣或连接带(图中未表示)以供病患者的脚固定在踏板上,不致在训练运动的过程中滑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方年,未经胡方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37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液体辅助处理的热矿破碎设备
- 下一篇:铸件熔炼原料运输粉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