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式多单元流化床喷浆造粒包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43782.2 | 申请日: | 200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02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新月 |
主分类号: | B01J2/16 | 分类号: | B01J2/16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3000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单元 流化床 喷浆 包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晶种表面喷浆造粒、包衣、干燥的一种装置,特别涉及流化床喷浆造粒包衣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具有多个喷动单元的喷动流化床造粒装置,其专利号为:ZL02131280.X,主要包括壳体,壳体内直立设置有若干隔板将壳体分割成若干单元流化室和若干分离室,分离室一一对应设置在单元流化室上方,单元流化室内均设有至少一个母液喷头,壳体内位于隔板下方间隔一定距离设有分风板,分风板上设有若干风孔,壳体上位于一端的分离室上设有进料口,与进料口对应的另一侧壳体上并位于分风板上侧设有出料口,壳体上位于分风板下侧设有与单元流化室一一对应的分风室,分风室分别与一热风进口相连,壳体上部与每一分离室对应设有单元出风口。其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大小颗粒同步向出料口方向运动,大、小物料颗粒在装置内停留时间均等,导致后道返料量比较大,出料的颗粒均匀性变差;二是其流化操作风速小,颗粒的烘干速度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式多单元流化床喷浆造粒包衣装置,使其能延长小颗粒在装置的停留时间,增加小颗粒的生长机会,加快成品颗粒向出料口方向的运动速度,增加操作流速,并能增加热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续式多单元流化床喷浆造粒包衣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直立设置有若干隔板将壳体分割成若干单元流化室和若干分离室,分离室一一对应设置在单元流化室上方,单元流化室内均设有至少一个母液喷头,壳体内位于隔板下方间隔一定距离设有分风板,分风板上设有若干风孔,壳体上位于一端的分离室上设有进料口,与进料口对应的另一侧壳体上并位于分风板上侧设有出料口,壳体上位于分风板下侧设有与单元流化室一一对应的分风室,分风室分别与一热风进口相连,壳体上部设有若干旋风分离器,各旋风分离器的进风口与分离室一一对应相接通,各旋风分离器的出风口接通大气,除最靠近进料口的第一级单元流化室所对应的旋风分离器的集料口经闭风阀和返料管接通该单元流化室外,其余各单元流化室对应的旋风分离器的集料口均经相应闭风阀和返料管接通上一级单元流化室。
为便于成型后的颗粒从进料口向出料口运动,所述分风板从进料口向出料口倾斜设置。此外,还可以将风孔倾斜设置,其上口偏向出料口,下口偏向于进料口。当气流从下向上吹过风孔时,可以驱使成型后的颗粒从进料口向出料口运动。
为进一步减少出料中可能含有的小颗粒物料,在出料口上方设有风选机构,风选机构的出风口接通最靠近出料口一级的分离室。风选机构中的气流速度应大于单元流化室内的气流速度,这样,可使在单元流化室内不能被吹起的接近于成型的颗粒在风选机构中可以被吹起、分离,可进一提高成型颗粒的均一度。
为增加热利用率及造成物料颗粒散式流态化,在所述各单元流化室内还可以设置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可以是热水加热或蒸汽加热装置。
为促进旋风分离器分离后的物料返回单元分离器,各返料管侧面连接有返料热风机构。通过返料热风机构可吹动分离后的小颗粒物料,避免其粘连,并促进其再次进入单元流化室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新月,未经王新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37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乳化液自动配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涂布头气刀除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