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3629.X | 申请日: | 200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29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毛玉华;方志宏;陈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遮蔽壳体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请参阅中国专利公告第3423115号,其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有纵长的绝缘本体、收容并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数个端子及遮蔽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基部及自基部一侧延伸的对接部,该对接部具有对接面,自该对接面向内凹设有收容空间,并且自基部延伸有凸向该收容空间内的舌板部;所述数个端子包括电源端子及信号端子,每一端子设有可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固持部、自固持部一端延伸入收容空间并位于舌板部上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焊接部。
所述收容空间具有底面,绝缘本体具有与该收容空间相垂直的四个侧壁,遮蔽壳体遮覆于端子的外侧以防止端子受外部信号的干扰,若要取得较好的遮蔽效果,所述遮蔽壳体一般需延伸入收容空间内,从而与舌板部上的端子接触部相互面对,且上述遮蔽壳体与端子接触部之间的距离一般较小,以有利于电连接器的小型化发展,当电连接器通过高电压时,可能沿收容空间内的收容空间底面击穿上述遮蔽壳体下方边缘与相面对的端子接触部之间的介质,形成短路,从而损坏电连接器。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电连接器加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承载高电压的电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纵长的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数个端子及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前端面、贯穿前端面的收容空间及于收容空间内的底面;所述端子设有固持于绝缘本体的固持部、自固持部一端延伸入收容空间内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延伸的连接部;上述遮蔽壳体具有遮蔽部,且该遮蔽部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的至少一侧,并与所述端子的接触部相对设置;所述底面设有自绝缘本体向收容空间内凸伸的凸肋,且该凸肋位于上述端子与遮蔽壳体的遮蔽部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收容空间底面设置凸肋,使遮蔽壳体和端子之间的沿收容空间底面的距离相对增大,当电连接器通过高电压时,如被雷电击中时,可防止遮蔽壳体和端子之间沿收容空间底面被击穿而短路,从而避免损坏电连接器,提高了电连接器的电压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1所示中A-A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中B-B线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包括纵长的绝缘本体1、数个端子2及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数个端子2包括沿纵长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电源端子21、信号端子22及网络信号端子23。
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本体1设有纵长的基部11及对接部12,该对接部12具有前端面并自基部11向前延伸,自所述对接部12的前端面向内凹设有收容空间10以容纳对接连接器;绝缘本体1具有四个侧壁121及垂直于侧壁的底壁122,并且对接部12设有自基部11延伸且凸伸入收容空间10的舌板部13,该舌板部有利于增加位于舌板部上的端子的强度,舌板部的两侧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贯穿基部的槽道130,以将上述端子2收容于该槽道130内。
请参阅图1及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信号端子22沿纵长方向对称排列于舌板部13两侧,电源端子21和网络信号端子23分别位于信号端子22的两端,且该网络信号端子23设有可固持于绝缘本体1的固持部231、自固持部向上延伸入收容空间并位于舌板部上的接触部232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延伸出绝缘本体的连接部233;所述电源端子21和信号端子22的结构与网络信号端子23的结构相类似,也设有固持部、自固持部一端延伸入收容空间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延伸出绝缘本体外的连接部,其中,该数个端子的连接部均采用表面焊接技术(SMT)并具有第一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36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