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座模块在插座面板上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43357.3 | 申请日: | 2007-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27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冯岭;李志宏;郝雁强;魏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普天楼宇智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3 | 分类号: | H01R13/73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001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座 模块 面板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插座模块在插座面板上的安装结构,属于综合布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插座模块安装到插座面板上普遍采用以下方式:利用模块变形压条上方的卡钩与面板配合,其缺陷是模块安装不是很牢靠,用较小的力推动安装好的模块能够将模块推离面板;利用面板上的变形压条上的卡钩与模块下方的槽口相配合,其缺陷是安装空间要求较大,模块通用性受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改变原有的安装方式,提出一种与现有的安装方式完全不同的插座模块在插座面板上的安装结构。在模块的变形压条的上方和两侧面均设计了外卡钩,变形压条变形时利用压条两侧卡钩的坡度徐徐推进,将侧面两卡钩卡入面板背面,与面板背面两内卡钩相扣,同时变形压条上方设计的外卡钩增加了模块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其特征是插座模块的变形压条的两侧面设有外卡钩,插座面板背面设有与之相配的两内卡钩,外卡钩与内卡钩相配合部分定位模块,插座模块底部与插座面板背面凹凸配合,完全定位模块。
插座模块底部设有两小槽,插座面板背面设有与之相配的两凸起,小槽与凸起配合,完全定位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打破了原有的安装机构技术,是一种新的安装方式,同样达到较好效果。在变形压条上方的外卡钩,方便面板结构的改型,增加模块安装的通用性。在该种安装方式下,需要用很大的力推动安装好的模块,才会将模块推离面板,模块安装牢靠;且安装空间小,模块安装方便,模块使用面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模块安装在面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模块安装到面板的过程示意图
附图3是模块上方变形压条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模块底部两个小槽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面板背面正视图
附图6是面板背面卡钩结构剖视图
附图7是面板背面立体视图
图中的1是面板、2是面板内卡钩、3是第一坡度、4是插座模块、5是变形压条、6是变形压条两侧的外卡钩、7是变形压条的上卡钩、8是第二坡度、9是小槽、10是大槽、11是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其结构是在面板1的背面,设计了两个面板内卡钩2,内卡钩2正面带有第一坡度3。在插座模块4上方,设计有一变形压条5,变形压条5两侧设计有两外卡钩6,变形压条5上方也设计了一上卡钩7,变形压条两侧的外卡钩6处设计有第二坡度8,插座模块4安装到面板1上时,利用面板内卡钩2正面的第一坡度3和变形压条两侧卡钩的第二坡度8,用手推动插座模块4徐徐向前,变形压条5被坡度产生的切向力压下,变形,滑进面板背面的大槽10中,而利用变形压条两侧的外卡钩6与面板1背面的内卡钩2相配合,部分定位插座模块,在面板1背面安装模块处,设计有两个凸起11,在安装插座模块时,与插座模块底部开的两个小槽9相配合,完全定位插座模块。
本专利在模块的变形压条5的上方和两侧面均设计了外卡钩,安装模块时,用手徐徐推进模块至面板背面,变形压条利用两侧面外卡钩的坡度产生的切向力变形,模块利用变形压条侧面的两个外卡钩6与面板背面的两内卡钩2相配合,以及模块底部开槽9与面板背面的两个凸起11相配合,将模块固定在面板上。变形压条上方的外卡钩7,主要是为了方便以后面板结构的改型,可以增加模块安装的通用性。
插座模块在插座面板上的安装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分为:
(1)在面板的背面,设计了两个内卡钩,内卡钩正面带有坡度;
(2)在插座模块上方,设计有一变形压条,变形压条上方设计了一带有坡度的卡钩,变形压条两侧也设计有两卡钩,这两卡钩设计有坡度;
(3)插座模块安装到面板上时,利用面板内卡钩正面的坡度和变形压条两侧卡钩的坡度,用手推动模块徐徐向前,变形压条被坡度产生的切向力压下,变形,滑进面板背面的大槽中;
(4)利用压条两侧的外卡钩与面板背面的内卡钩相配合,部分定位插座模块。
(5)在面板背面安装模块处,设计有两个凸起,在安装插座模块时,与插座模块底部开的两个小槽相配合,完全定位插座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普天楼宇智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普天楼宇智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33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车筐结构的改进
- 下一篇:金属床垫框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