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驱动单压轮架单压力调节送丝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43353.5 | 申请日: | 2007-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19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罗道昌;高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顶瑞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33 | 分类号: | B23K9/133;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001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轮架 压力 调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一个压轮架,一个压力调节机构,压轮对焊丝的作用力具有可自动调节功能的送丝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双驱动送丝机构一种为两个压轮架,两个压力调节机构,压轮对焊丝压力分别手工调节;另一种两个压轮架,一个调节机构,一次调节压力同时调节两个压轮架对焊丝的压力。前者两压轮架压轮的压力调节不易作到一致,后者虽然只有一个压力调节手柄,但由于零件制造误差也会造成两压轮的压力调节不一致,且零件多,结构较复杂。压力调节不好会影响焊丝送进的平稳性,压力若过大会造成焊丝的变形,进而影响焊接工艺和焊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则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压力调节过程中两压轮的压力始终相等,使送丝速度更为平稳可靠的双驱动单压轮架单压力调节送丝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双驱动单压轮架单压力调节送丝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 5和与驱动电机15输出轴连接的主动轮2,其特征是主动轮2连接两个送丝齿轮6,两个送丝齿轮6分别各自对应连接压轮齿轮9,两个压轮齿轮9通过两根压轮轴10连接在一个压轮支架4上,此压轮支架4通过支轴13与一个压轮架5铰接,使压轮支架4可在压轮架5内摆动,压轮架5一端通过压轮架回转轴14与壳体16铰接,另一端连接压力调节机构,上述的送丝齿轮6上设有送丝轮7,压轮齿轮9上设有压轮8,送丝轮7与压轮8的外侧轮面在无焊丝贴靠连接
所述的两个压轮齿轮9与支轴13的轴心距相等,且二轮的中心距与送丝轮中心距相等。
上述的压轮支架4上设有压簧12,当压轮架5处于自由状态时,压轮支架4上右侧压轮始终下倾。
所述的压力调节机构设置在压轮架5的一端,且前后开合。
在两个送丝轮7之间设有中间送丝管17。
所述的压力调节机构设置在压轮架5的左方或右方,相应地压轮架5的右端或左端与壳体16铰接,满足不同送丝方向要求
所述的两个送丝齿轮6、两个压轮齿轮9的模数、齿数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有另外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驱动单压轮架单压力调节送丝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的主动齿轮1,其特征是主动齿轮1连接传动齿轮3,传动齿轮3连接送丝齿轮6, 主动齿轮1与送丝齿轮6分别各自对应连接压轮齿轮9,两个压轮齿轮9通过两根压轮轴10连接在一个压轮支架4上,此压轮支架4通过支轴13与一个压轮架5铰接,使压轮支架4可在压轮架5内摆动,压轮架5一端通过压轮架回转轴14与壳体18铰接,另一端连接压力调节机构,上述的主动齿轮1和送丝齿轮6上均设有送丝轮7,压轮齿轮9上则设有压轮8,送丝轮7与压轮8的外侧轮面在无焊丝贴靠连接。
所述的主动齿轮1、传动齿轮3、送丝齿轮7和压轮齿轮9为同齿数、同模数。
所述的两个压轮齿轮9与支轴13的轴心距相等,且二轮的中心距与送丝轮中心距相等。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只有一个压轮架和一个压力调节部件,可使两压轮压力自动调整均衡,达到送丝平衡可靠的目的,极大地提高了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另一种方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另一种方案时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1、2图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顶瑞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顶瑞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33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