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接飞溅保护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2887.6 | 申请日: | 200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53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汪振海;李智阿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30 | 分类号: | B23K11/3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飞溅 保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的技术领域,涉及该领域中的汽车车身焊接工艺装备,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飞溅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点焊或凸焊加热时,金属在焊接处熔化形成液体,同时在极高的温度条件下,被焊处的金属受热膨胀,膨胀力将电极向上、下推移,使焊接区上的外加压力降低,焊接区域不能及时扩大,加热速度急剧提高,液化的金属和塑性变形的金属,受温度的影响不能向四周流布,形成塑性环将熔化区的周边封闭,使溶化区的气压不断升高;而塑性环的壁厚不可能是均匀的,当气压的挤压力超过塑性环最薄壁处的抵挡能力时,就会从此处产生金属液体的喷射,形成金属珠飞出,这种现象就称之为焊接飞溅。
从生产现场的情况来看,焊接飞溅现象是比较严重的。飞溅的射程至少在2~3米甚至更远。飞溅的焊渣,对非焊接区的工件表面造成损伤。虽然增加了很多保护装置,但效果甚微。操作人员即使有了相应的防护用具,也很难保证其安全。这种现象会造成操作人员的烧伤并严重影响焊接质量。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事故。在生产实践中,焊接飞溅引起怕操作人员烧伤的情况确实经常发生。由于焊接飞溅的存在并可能烧伤操作人员,所以操作人员都有惧怕心理,会对焊接操作动作的正确性产生干扰,进一步影响焊接质量。在工人操作的实际过程中,绝大部分情况下是位置对正后用一只手来操作按钮,而另外一只手则用来阻挡飞溅。从中可以看出两电极在通电的瞬间并没有与工件垂直,从而加剧了飞溅的产生,也影响了焊接的质量,甚至可能对工件造成拉伤等后果。
目前,在汽车车身点焊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焊接飞溅的现象比较普遍和严重。国内外的许多工程技术人员都在研究如何防止焊接飞溅,也采取了许多焊接飞溅的防护措施,但由于其所需要的条件在焊装车间并不能满足,因此,目前的研究和实践结果不能令人满意,焊接飞溅仍然是车身制造中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焊接飞溅保护结构,其目的是防止焊接飞溅对操作人员的伤害及避免其给焊接质量带来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在焊接的过程中通过在电极两端增加保护罩的方式,焊接飞溅保护。即:所提供的这种焊接飞溅保护结构,设在焊接的电极与焊接件相接触的端部,所述的保护结构上设橡胶保护罩,所述的橡胶保护罩为套形,一端为缩小的端口,其端口套在电极的外圆上;另一端为喇叭口,其端口盖在焊接件的表面上。
所述的橡胶保护罩的一端套在电极上,其电极在该处的外圆上设有一个环形槽,所述的橡胶保护罩的端口嵌入环形槽内,并弹性收紧在槽内。
所述的橡胶保护罩在靠近喇叭口处的具有锥度的罩体上,设有一个孔径很小的压力平衡孔,该孔为通孔。
所述的橡胶保护罩材料为耐高温、耐磨的橡胶材料。
所述的橡胶保护罩材料为透明橡胶材料。
采用在尚未开始焊接就在电极上实行保护的方式来防止焊接飞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制造工艺比较简单的特点。保护罩的下部采用密封圈的形式,与工件接触形成了一个封闭式的空间,即使有焊接飞溅,也被束缚在这一封闭的空间内,可以防止焊钳给工件造成的划伤,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有了可靠的保证,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焊接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橡胶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工作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电极,2、橡胶保护罩,3、压力平衡孔,4、焊接件,5、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图2所表达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焊接飞溅保护结构,设在焊接的电极1与焊接件4相接触的端部。电极一般为长条圆柱状,其端部为凸出的曲面,对焊接件4产生一定的压力,并用来通过焊接电流。通过生产现场进行的功能性调试特别是焊钳的验证等,证明焊接飞溅现象总是不可避免地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28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