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口径承插管对口连接绞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2859.4 | 申请日: | 200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55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余小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60 | 分类号: | B66D1/6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2038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径 插管 对口 连接 绞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承插管对口连接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大口径承插管对口连接的绞车。
背景技术:
大口径承插管在安装时,先将需要连接的管子的管口对准上一个已经固定不动的管子的承接口,然后移动,将需要连接管子的管口插紧在已经固定不动的管子的承接口内,完成对口连接。移动连接时需要保证二个管子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以防止管道在安装过程中管口、承接口变形甚至损坏,同时这样才能保证管道的密封。传统的大口径承插管主要依靠杠杆、垫块等简单的工具手工操作对口连接,速度慢,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每连接好一个口就要移动一次工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对口连接速度快、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的大口径承插管对口连接绞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大口径承插管对口连接绞车包括绞车,其结构特点是,绞车和能够卡在管道上的卡具固接,绞车绳的一端和绞车轴固接,另一端和背杠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卡具具有U型卡头和设置在U型卡头侧壁中的固定螺栓;绞车轴贯穿在轴套内,绞车轴上固接有绞车手柄。
绞车绳的尾端固接有挂钩,挂钩和背杠活接。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采用绞车来牵引管道,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能够保证牵引力的方向,使大口径管道能够平稳顺畅地对口连接,保证轴线的一致,使管道连接后,管道的插口和另一管道的承接口紧密插接,保证管道连接的密封可靠。同时,第一节管子连接后,只需将绞车绳放开,拉在第二节管子上,就可再次对口连接,循环操作,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0绞车,11绞车轴,12轴套,13绞车手柄,14绞车绳,15挂钩,16背杠,20卡具,21固定螺栓,22U型卡头,30不动的承插管,40第一节承插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绞车轴11贯穿在轴套12内,绞车轴11上固接有绞车手柄13;轴套12固接在卡具20的开口在侧面的U型卡头22上,卡具20的U型卡头22上设置有固定螺栓21;绞车绳14盘绕在绞车轴11上,绞车绳14的一端和绞车轴11固接,另一端、即尾端固接一挂钩15,挂钩15和背杠16活接;U型卡头22上设置有固定螺栓21,U型卡头22在使用中卡在不动的承插管30的管口上,并通过固定螺栓21将其紧固,绞车绳14穿过该管以及需要和该管连接的第一节承插管40,将背杠16和挂钩15连接好,然后转动绞车手柄13、带动绞车轴11旋转,通过绞车绳14、挂钩15和背杠16,完成第一节承插管40和不动的承插管30的对口连接;第一节承插管40接好后。
本实用新型不用移动,只需将绞车绳14松开、穿过第二节需要连接的承插管,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完成第二节承插管的对口连接;绞车绳14的长度根据需要,通常可以设置100米左右,一次可完成多节大口径承插管的对口连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公司,未经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28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飘飞风力发电机、机组
- 下一篇:一种双层停车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