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辊底式钢瓶热处理生产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2665.4 | 申请日: | 200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87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陶圣年;赵明;许登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年达炉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志武;查俊奎 |
地址: | 210059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计算机 监控 系统 辊底式 钢瓶 热处理 生产线 | ||
技术领城
本实用新型涉及辊底式钢瓶热处理生产线,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辊底式钢瓶热处理生产线。
背景技术
辊底式钢瓶热处理生产线包括主要由淬火区、回火区组成的炉体、包含电机的物料输送装置、包含调节火力大小的控制器的燃烧加热装置。但现有的生产线一般未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以致于整个生产线的系统监控、淬火炉温度监控、回火炉温度监控、辊道电机频率设定、参数设定、炉压监控等需要人工操作,也无法保存历史数据。
即使有的生产线使用了单片机、plc等零部件,但其基本上是按照工艺区段分配单片机、PLC,自动化系统结构复杂,设备投资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系统结构简单,设备投资较低的应用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辊底式钢瓶热处理生产线。
该生产线包括主要由淬火区、回火区组成的炉体、包含电机的物料输送装置、包含调节火力大小的控制器的燃烧加热装置,包含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在炉体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接计算机的I/O口,I/O口与燃烧加热装置中的控制器相接。温度传感器将炉内温度经过模数转换传输到计算机,与设定的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再输出相应的指令以控制燃烧加热装置是否加热、以及加热时间长短等要素。
本实用新型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性能,淘汰按照工艺区段分配PLC的老模式,从根本上简化自动化系统结构,降低设备投资;充分节约了人力资源,整条生产线一到二名管理人员即可。
所述I/O口还可与物料输送装置中的电机相接,以控制物料的输送;或与在炉体内设置的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相接,以监测炉体内压力。
上述计算机的I/O口最好为远程I/O口。充分采用现场通讯总线技术和远程I/O单元,从而大量节省输入/输出点和施工电缆,进一步降低投资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述的应用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辊底式钢瓶热处理生产线,包括主要由淬火区、回火区组成的炉体1、包含电机2的物料输送装置3、包含调节火力大小的控制器4的燃烧加热装置5,包含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在炉体内设置温度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输出接计算机的远程I/O口,远程I/O口与燃烧加热装置中的控制器4和电机2相接。
计算机包括工控机(台湾研华工控机)8和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S7-300)9。工控机配Intel Pentium 4 2.4GHz CPU,内存512M字节,硬盘≥40G,后面板集成USB接口,机载以太网接口,工控机通过以太网络与控制系统采用的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S7-300交换数据。计算机控制程序采用北京亚控组态王软件,组态王软件用于可视化和工业控制生产过程,是一个开放的可扩展的人机界面,能快速建立、测试和部署强大的连接和传递实时信息的自动化应用软件。在组态王软件基础上编制的监控系统界面友好,可实现动态显示系统流程,工艺参数设定、过程控制回路实时监控、历史趋势曲线和报警历史记录查询以及查询打印各种报表等数据管理功能。
辊底式钢瓶热处理生产线计算机监控系统,完成人机交互功能,淬对火炉和回火炉进行监控,由系统监控、淬火炉温度监控、回火炉温度监控、辊道电机频率、炉压监控、参数设定、报警查询等部分组成。每部分一个窗口,每个窗口下边的导航条可以用来进行系统功能切换。导航条上显示有系统日期和时间。操作员可以进行工艺参数设定,管理员可以执行一些特殊操作(如用户管理)。下面对其功能简单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年达炉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年达炉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26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尺
- 下一篇:悬挂起重机伸缩臂的伸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