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厢顶部的防积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2644.2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07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4 | 分类号: | B62D3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28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厢 顶部 积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厢顶部的结构,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车厢顶部积水的结构,属于车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车厢或车载方舱的厢体一般为六面体,主要由六个板片、上下共八个包角件拼装而成,板片拼装时,两两垂直相邻的板片需通过包角件连接。包角件通常采用铝制型材,由于铝制包角件的材料较厚,因而车厢或方舱顶部四周由包角件围成了突出的闭环高于厢顶的外蒙板,易聚积雨水,为使厢顶不渗水,包角件安装时,虽然在包角件与外蒙板的接触面涂上密封胶,但随着长时间厢顶的积水及密封胶老化,容易造成厢顶渗水,降低了车厢或方舱的防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车厢或车载方舱存在的由于厢顶积水而导致厢顶渗水的缺陷,提供一种包角件与厢顶外蒙板的连接的新型的结构,这种厢顶结构不会积水,从而能防止厢顶渗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车厢顶部的防积水结构,包括车厢顶部的外蒙板、压接在外蒙板四周边缘上的包角件,所述外蒙板的形状如倒置的托盘,即中间是平面,四周边缘是下降一个台阶的外蒙板翻边,所述包角件底面压接在所述外蒙板翻边上,在外蒙板与包角件的搭接接缝处及外蒙板翻边与包角件底面的接触面上涂覆密封胶。
前述的车厢顶部的防积水结构,其中所述外蒙板顶面与包角件顶面保持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车厢顶部的防积水结构由于外蒙板的顶面与包角件的顶面保持平齐,厢顶不会积水,从而能防止厢顶渗水,提高了舱体的防雨性。外蒙板如倒置的托盘的翻边结构加工制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车厢顶角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厢顶角防积水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在图1所示的现有的车厢顶角结构,包角件顶面22高于外蒙板顶面12有5毫米,雨水易聚积在车厢或车载方舱的顶部,该顶部的防雨性措施主要依靠包角件底面21与外蒙板1搭接处涂覆的密封胶3,时间长了厢顶容易渗水。
在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车厢顶角防积水结构中,外蒙板1的形状为中间是平面,四周边缘是下降一个台阶的外蒙板翻边11,如倒置的托盘。包角件底面21压接在所述外蒙板翻边11上,在外蒙板1与包角件2的搭接接缝处13及外蒙板翻边11与包角件底面21的接触面上涂覆密封胶3。外蒙板顶面12与包角件顶面22保持平齐。由于外蒙板顶面12不低于四周的包角件顶面22,厢顶不会积水;另外,由于在外蒙板1与包角件2的所有搭接接缝处13及两者的接触面上涂覆了密封胶3,在密封胶的封堵作用下,厢顶的防雨性能得到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26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富锌营养剂、其制备方法及栽培富锌大豆的方法
- 下一篇:锰渣复混肥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