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簿册封页结构改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2309.2 | 申请日: | 200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23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梁秋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秋烈 |
主分类号: | B42D3/00 | 分类号: | B42D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鸣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簿册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页结构改良,特别涉及一种簿册封页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常用的胶圈固定式簿册或线圈固定式簿册,结构简单实用,只是其胶圈或线圈外露于簿册一侧,会影响整体外观质感,例如:一般平价的笔记本及通讯录。有些制造商为了要提升商品的外观质感,有意将固定用的胶圈或线圈藏于簿册内,一种方法是选择先制造内部线圈固定式簿册,再将其粘贴在硬纸板制成的封面上,其簿册结构包括有一硬纸板封面、一线圈及多张内页,将该多张内页以该线圈装订后,再将该簿册粘贴在该硬纸板封面内,此方式制成的簿册虽较美观,但是粘贴于内部的簿册结构是以线圈及纸制品制成,仍有使用上遭撕裂或簿册与封面分离的可能;另一种方法是在该簿册结构的线圈外露部分,以加工方式另外车缝一皮层以遮盖外露线圈,其簿册结构包括有一皮层、一塑胶封面、一塑胶封底、一线圈及欲册装的多张内页,以该线圈将该塑胶封面、塑胶封底及内页装订成册,另以人工将该皮层以车缝的方式盖于该外露线圈,此方法制成的簿册结构虽较耐用,但是其皮层是以车缝方式设置,仍有可能因车缝线松脱而使线圈外露,且其车缝技巧会影响外观质感。
若要使用封页结构外覆于该胶圈或线圈固定式簿册,则需另外购买外衬皮层封页,且常用的簿册封页结构,请参阅台湾专利证书第M255159号,是由内衬皮层、左定位板、右定位板以及封面皮层经塑胶皮料熔接机融接加工,并弯折左右两侧而车缝定位,再将上下端预留的封面皮层往内折以形成折边并车缝定位,可保护使用者不被端缘所割伤,且其中内衬皮层与封面皮层的左、右面积是大于左、右定位板的面积,进而在塑胶皮料熔接机融接加工后形成由内衬皮层与封面皮层所构成的左侧弯折片与右侧弯折片,当其被向内弯折并车缝定位时即形成左侧袋与右侧袋,可供平装式簿册的封面一与底面插设;也可供线圈式的封面与底面插入,另有实施例说明,以将活页纸夹铆设于该簿册结构内;但是此方式制成的封套所需材料较多,需预留使用塑胶皮料熔接机融接折边及左、右侧袋所需皮层,且加工过程经塑胶皮料熔接机融接后,需再经过至少两次车缝程序完成才可装设簿册成品,其结构还有简化及改良的空间。且铆设活页纸夹的位置另需设置较硬的底板,增加加工成本及制造程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简化加工过程的簿册封页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簿册封页结构改良,其包括一左定位板、一右定位板、一封面皮层以及一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定位板是被置于面积相对较大的所述封面皮层上,左、右定位板之间留有一预留空间,且未超出所述封面皮层的范围,而该左、右定位板的任一边缘皆和该封面皮层最接近的其中一边保持有一间距作为封面皮层的一个反折边,以便该封面皮层的该反折边可以反折而覆盖于所述左、右定位板的该边缘,并贴覆于该左、右定位板的该边缘;所述的左、右定位板上对应预留空间的一边分别具有一凸出的左、右装订部,该左、右装订部分别具有多个孔洞相互对应。
所述的左、右装订部的长度小于该左、右定位板相靠近两边的边长。
所述的封面皮层上的各反折边被粘贴于所述的左、右定位板的边缘。
所述的封面皮层上的各反折边被车缝于所述的左、右定位板的边缘。
所述的封面皮层上的各反折边是以塑胶皮料熔接机融接而贴覆于所述的左、右定位板的边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簿册封页结构改良,可直接装订活页纸于簿册中,以简化制造程序并节省人力及材料成本,外形不露出内装的胶圈或线圈,封面皮层让成品外观质感细致、更为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加工前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加工前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加工后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反折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左定位板
11、21...................装订部
12.......................孔洞
20.......................右定位板
30.......................封面皮层
31.......................上反折边
32.......................下反折边
33.......................左反折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秋烈,未经梁秋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23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扁平型振动源及电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中频熔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