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置式鱼缸用阀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42152.3 | 申请日: | 2007-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62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 发明(设计)人: | 梁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印 |
| 主分类号: | F16K11/00 | 分类号: | F16K11/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刘星 |
| 地址: | 232058安徽省淮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下置式 鱼缸 阀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鱼缸的阀门,该阀可使鱼缸的过滤出水口设置在缸体的底部,从而使鱼缸内的水在循环过滤时效果更好,同时保证不循环时鱼缸内的水不会泄漏。
背景技术:
目前的观赏鱼的养殖鱼缸通常不使用阀门,水泵置于缸体内,缸内的水向上泵出流入过滤装置。这种泵水方式虽然比较方便,但住上泵水的过滤效果不好,鱼缸内的水时间一长就比较混浊,且水泵、出水管道直接暴露在缸体内即不美观又影响捞鱼等操作。而从鱼缸下部出水过滤,就必须有专用阀门,保证过滤作业的完成,以及不过滤或停电时阻止缸内水的外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下置式鱼缸用阀门,鱼缸使用本阀门后,使鱼缸的观赏性更强、过滤效果更好,同时保证缸内的水不会外泄。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置式鱼缸用阀门,其特征在于,阀杆上分别设置有上管和下管,上管、下管之间设置有阀座和柱塞,阀杆上部设置有上阀座和阀塞,阀塞和柱塞之间设置有连杆使二者连接,阀杆的下部设置有下阀座。
本实用新型设置在鱼缸的下面,鱼缸过滤用的进、出水管道、水泵以及过滤器,也在鱼缸的下面,统一安置在支撑鱼缸的底柜内,因而使鱼缸看起来更简洁漂亮,观赏性更强,且不影响捞鱼等操作,同时,缸内水为下泄式出水过滤,过滤效果比现有技术明显提高,克服了现有技术过滤不净的缺陷,减少了鱼缸换水的次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只需在鱼缸的底部开出进水口、出水口即可将本实用新型方便地与其连接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下阀座,2下管,3柱塞,4阀座,5连杆,6阀杆,7上阀座,8阀塞,9上管。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述阀杆6为二个三通通过阀座4粘结后串接构成,柱塞3与阀座4密封配合将阀杆6分为进、出水隔开的二个部分;所述柱塞3可在阀座4内上下移动,柱塞3移动到和下阀座1相接、下管2处于截止状态时,阀塞8和上阀座7相接,上管9也同时处于截止状态,即阀门关闭。使用时,下阀座1通过管道连接水泵,下管2通过管道从鱼缸的底部和鱼缸连通;上阀座7通过管件从鱼缸底部连通鱼缸,上管9通过管道连接过滤装置;当鱼缸内的水需要过滤清洁时,开启水泵,柱塞3受水流的冲击向上移动,同时通过连杆5顶开阀塞8,此时,阀门打开;鱼缸内的水通过阀塞8、上管9和管道流入过滤器,过滤后的水通过水泵泵出,通过下阀座1、下管2和管道,流入鱼缸,完成过滤的循环。不需过滤或遇到停电时,水泵停止工作,阀塞8在水的压力下自动下移至上阀座7,同时通过连杆5将柱塞3推下至下阀座1处,阀门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印,未经梁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21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林可霉素菌渣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修复上颌骨缺损的赝复体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