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声波研磨去毛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2027.2 | 申请日: | 200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49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玉峰 |
主分类号: | B24B1/04 | 分类号: | B24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研磨 毛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去毛刺装置,特别是超声波研磨去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国内超声波行业中,目前用超声波对工件作清洗的比较多,还没有超声波研磨去毛刺技术。现有对工件去毛刺的方法主要有:手工去毛刺,电化学去毛刺、化学浸泡去毛刺和热能去毛刺等,但这些方法各自都带有缺点,如手工去毛刺的主要缺点是:在去除一些复杂结构的零件上的毛刺以及一定高度的飞边的时候手工难以操作锉刀等工具到达实际位置。电化学去毛刺的主要缺点是:1、工件需能导电,2、加工相当慢,3、生成较硬且脆的变质层和微细裂痕,4、废液对环境有污染,5、对零件尺寸有影响。化学浸泡去毛刺的主要缺点是:1、对不锈钢类的零部件无法去毛刺,2、废液对环境有污染。热能去毛刺的主要缺点是:1、会氧化零件表面,2、可以处理的零部件有尺寸体积限制。
发明内容
超声波产生的超声能量作用于液体里振动处于稀疏状态的液体时,会撕裂成很小的空穴(即内部是真空的)这些空穴在破裂的时候会产生高达几百个大气压的瞬间压力,而这种现象既称为空化现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利用金属传导声波的特性,使超声波透过金属层后可以产生空化现象,并利用空化现象产生的几百个大气压的瞬间冲击力使研磨粉在含水切削液中高速运动,从而让研磨粉把附着在工件上的毛刺清除干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一种超声波研磨去毛刺装置由水槽、水、超声波振动器、升降机构、工作槽、含水切削液、研磨粉、防溅隔音盖组成,其设计结构是:在一只水箱内,底部设置一只超声波振动盒,内盛水,上部设置一只能置入水槽内、带防溅隔音盖的工作槽,槽内放入加有研磨粉的含水切削液,工作槽连接设在水槽两侧的升降机构,由升降机构控制工作槽在水槽中的上、下移动。
使用时,将工件放入工作槽中,调整升降机构上工作槽的高度,使工作槽下降到接近超声波振动盒的上方,启动超声波振动盒,使超声波透过工作槽的金属层,在工作槽中产生空化现象,并利用“空化现象”产生的几百个大气压的瞬间冲击力使研磨粉在含水切削液中高速运动,从而让研磨粉把附着在工件上的毛刺清除干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没有空间形状上的限制,只要有液体介质的地方就可以传导超声波,就可以达到人工难以到达的位置上除去毛刺;2、不需要工件为导电体,对工件表面光洁度没有影响,绝对不会改变零件的尺寸,此技术对环境没有污染;3、对金属工件不会氧化工件表面;4、工作加工区域与超声波振动盒不同处于一个区域,避免研磨粉对振动盒的物理损害;5由于加工用研磨粉与超声波振动盒所处的水槽之间完全隔离,所以水槽不用添加复杂过滤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超声波研磨去毛刺装置由水槽1、超声波振动盒2、水3、防溅隔音盖4、工作槽5、研磨粉6、含水切削液7、升降机构8组成,其设计结构是:在一只水箱1内,底部设置一只超声波振动器2,内盛水3,上部设置一只能置入水槽1内、带防溅隔音盖4的工作槽5,工作槽5内放入加有研磨粉6的含水切削液7,工作槽5连接设在水槽(1)两侧的升降机构8上,由升降工作槽5在水槽1中的上、下移动。
使用时,将工件9放入工作槽5中,调整升降机构8上工作槽5的高度,使工作槽5下降到接近超声波振动器3的上方,启动超声波振动器3,使超声波透过工作槽5的金属层51,在工作槽5的水切削液7中产生空化现象,并利用“空化现象”产生的几百个大气压的瞬间冲击力使研磨粉6在含水切削液7中高速运动,从而让研磨粉6把附着在工件9上的毛刺10清除干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玉峰,未经陈玉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20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