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解炉出口的旋流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2014.5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81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杨世宏;周建铭;王玉荣;赵玉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西普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00 | 分类号: | F27B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志武;查俊奎 |
地址: | 2112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解 出口 旋流器 | ||
技术领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解炉出口与C5旋风筒进口之间的旋流器,具体 说,是一种水泥工业生产设备中旋风预热器带分解炉设备中分解炉出口的旋 流器部件。
背景技术
现有分解炉出口与C5旋风筒进口之间采用的是鹅颈管连接的结构型式, 造成物料的停留时间不足,使得分解炉温度和C5旋风筒的温度较高,易造成 分解炉和C5旋风筒内出现结皮现象,造成停产,严重影响了工厂的安全生产 和经济效益。
无烟煤的特点是燃点较高,不易燃烧,燃烬时间长,所以采用现在这种 鹅颈管的结构很难适应以无烟煤为燃料的工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物料的停留时间较短,物料不能 得到充分的预热分解以及煤粉的不能燃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降低分解炉的炉体高度,从而降 低窑尾塔架的高度,达到降低投资成本的目的。
该分解炉出口的旋流器,包括出口管道以及与分解炉出口相接的进口管 道,进口管道切向连接在出口管道上。
该旋流器,就是在分解炉出口和C5旋风筒进口二者之间增设的一个“涡 壳”结构。在分解炉出口增设了旋流器结构,使气体产生旋转流场,延长物 料的停留时间,使物料和被分解炉气体带入管道的部分煤粉能尽快燃烬。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旋流器在预热设备中的重要作用,使燃料得到充分的 燃烬,避免了燃料在C5旋风筒燃烧的后燃现象,避免了系统温度的倒挂和 C5旋风筒因燃料后燃而引起的结皮现象,大大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旋流器,包括进口管道1以及出口管道2,进口管道1切向连接在 出口管道2上。旋流器内部有托砖板、外部有加强筋和检修门等。使用时, 旋流器进口管道1和分解炉出口连接,旋流器的出口管道2与C5旋风筒的进 口连接。
旋流器在水泥生产中,主要是对物料的预热和分解。旋流器进口管道采 用的五边形的结构型式,与分解炉出口连接;出口管道成圆柱形,与C5旋风 筒进口连接。物料在分解炉内被上升烟气带到旋流器内,产生旋转气流,延 长气体停留时间,在旋流器中进一步的预热、分解,然后物料进入C5旋风筒 后被收集入窑进行煅烧。
此旋流器使气体产生旋转流场,有效的延长了气体的停留时间,使物料 和气体充分混合、均匀分布,更好的完成物料的预热、分解,避免了系统温 度的倒挂和C5旋风筒因燃料后燃而引起的结皮现象,有效的减少了结皮现象 的产生,降低了分解炉的高度,从而达到了降低投资成本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西普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西普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20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筒洗衣机的减震门封
- 下一篇:沥青路面养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