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阶段吊簧滚筒洗衣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42009.4 | 申请日: | 2007-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69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 发明(设计)人: | 郑圭凡;吴正;刘伟;周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F37/20 | 分类号: | D06F37/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忠辉;姚姣阳 |
| 地址: | 21502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阶段 滚筒洗衣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衣机部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有效节省洗衣机空间并降震减噪的滚筒洗衣机吊簧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民用家电产品中不可或缺的电气产品,洗衣机也不断地推陈出新。目前市场上的洗衣机按结构与洗涤方式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波轮式洗衣机、滚筒式洗衣机、搅拌式洗衣机、喷流式洗衣机、喷射式洗衣机及振动式洗衣机,而其中尤以滚筒洗衣机较之于其它洗衣机洗净度更高、衣物磨损更少,更为节水、节电和节约洗衣粉,开始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滚筒洗衣机一般都是通过若干个吊簧配合减震器同时作用来达到对洗衣机外桶组件的支撑和减震目的。如图1所示的是,现有吊簧滚筒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见,该滚筒洗衣机的吊簧结构主要涉及洗衣机箱体1、外桶组件2、A类吊簧3和减震器4。在外桶组件2的上部通过A类吊簧3于洗衣机箱体1,而在外桶组件2的底部则通过减震器4连接于洗衣机箱体1。
然而,现有的吊簧结构往往存在弹簧构造配置不合理:如果采用弹性系数较小的弹簧,会使洗衣机在洗涤状态下由于衣服和水的重量而使外桶部件下沉很多,对洗衣机空间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如果采用弹性系数较大的弹簧,则会使洗衣机外箱体发生很大的振动,而由此所增加的噪音,也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性能参数,无法满足广大用户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筒洗衣的多阶段吊簧结构,解决现下洗衣机空间浪费严重以及洗涤状态下振动噪音难于协调、缓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多阶段吊簧结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多阶段吊簧滚筒洗衣机,涉及滚筒洗衣机的箱体、外桶组件、吊簧和减震器,外桶组件的上部通过吊簧连接于洗衣机箱体,而外桶组件的底部则通过减震器连接于洗衣机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簧有A、B两类,A类吊簧的上、下两端直接与外桶组件和洗衣机箱体连接,而B类吊簧虽然上端也与洗衣机箱体相连,但下端却连有一活塞,活塞置于套筒内,套筒固定于外桶组件;A类吊簧和B类吊簧的数量均以垂直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在洗衣机运转的不同负荷阶段对应产生不同的弹性系数,降低洗衣机外桶组件的振动幅度,既节约了洗衣机的空间,又有效缓冲了机体的振动,大大降低了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吊簧滚筒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两阶段吊簧滚筒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三阶段吊簧滚筒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 洗衣机箱体 2 外桶组件
3 A类吊簧 41 B类吊簧
42 活塞B 43 套筒B
51 C类吊簧 52 活塞C
53 套筒C 6 减震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多阶段吊簧滚筒洗衣机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下面的优选实施例结合相应附图进一步地具体描述,以加深对本案创新实质的理解。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两阶段吊簧滚筒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由该实施例附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本案针对吊簧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阶段吊簧滚筒洗衣机,涉及洗衣机箱体1、外桶组件2、吊簧和减震器6,外桶组件2的上部通过吊簧连接于洗衣机箱体1,而外桶组件2的底部则通过左右两个减震器6与洗衣机箱体1相连。其中特别之处在于,所述吊簧有A、B两类,A类吊簧3的上、下两段直接与外桶组件2和洗衣机箱体1连接,而新增的B类吊簧41虽然上端也与洗衣机箱体1相连,但下端却连有一活塞B42,活塞B42置于套筒B43内自由滑动,而套筒B43则固定接设与外桶组件2之上。
而且,A类吊簧3和B类吊簧41的数量均以中心垂直线为轴对称分布。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即为:A类吊簧3有两个,设置在外桶组件2上部的左右两侧;B类吊簧41也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A类吊簧3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20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炉上料系统固定支架接头
- 下一篇:一种机电液气集成变速器换档控制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