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纱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1924.1 | 申请日: | 200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63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其;赵志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敏其 |
主分类号: | D04B27/10 | 分类号: | D04B2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荷英 |
地址: | 213161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编机的导纱装置,属针织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带有一个导纱梳栉的经编机采用机械提花方式,由于其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工作时机械传动复杂,花型变换繁琐,且花样简单,工作噪音大,效率低,已无法满足日益进步的工艺要求。目前,在至少带有一个导纱梳栉的经编机中,其导纱针主要借助于导纱机构驱动电路产生移针动作,实现提花工艺要求。专利95107023.1,提出了一种在经编机上的导纱针固定装置,导纱针通过连接装置和卡紧装置与一个弯曲变形载体连接,针头和杆连在一起的,杆是扁平的,而且在它的端部有一个侧向的缺口,一个夹头装在载体上,它在和杆子断面相配的导向段上,具有在杆子平面内沿杆子轴的横向可做弹性移动的凸起。此凸起在预紧力作用下被压入缺口之内,特别是夹头,它由中间板和两个外盖板构成。中间板具有切口,以形成的导向段,还具有弹性的舌簧。整个装置不但制造过程繁杂,加工工艺难度大,成本高,而且连接关系交错复杂,拆卸更换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制造工艺简单,安装、更换方便,安全系数更高,成本更低的导纱装置。
本实用新型导纱装置,包括导纱针、底座、压电变形机构,所述压电变形机构的上端固定于底座上,下端固定连接一个弹性绝缘接插件,所述导纱针通过可拔插的方式与接插件接插相连。
进一步改进在于:
导纱针以可插拔的方式与接插件下端的凹槽接插相连。
底座设有凸台,导纱针设有向底座一侧突出的凸起部,凸起部支承在底座的凸台上,二者组成导纱针限位机构。此方案限制导纱针的纵向位置,还可以对导纱针进行定位,保证在底座上排列的各导纱针的针尖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本导纱装置的优越性在于:
1.导纱针和压电变形机构之间采用弹性绝缘材料做成的接插件连接,其绝缘性能好,安全系数更高,而对接插件本身来说,用一个简单的接插件取代了复杂的机械结合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由于接插件一次注塑成型,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大大减少了整个装置的重量和制造成本。
2.底座通过凸台对导纱针限位,定位安装更加方便。
3.导纱针还可以很方便的从接插件上拆下、更换。
本实用新型必须使用于至少带有一个梳栉的经编机上,导纱针在外部驱动电路的作用下,能实现至少一个针距的偏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纱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上述图中,1为接插件,2为导纱针,3为接插件的凹槽,4为导纱针的凸起部,5为底座,6为压电变形机构,7为注塑孔,8为底座上的限位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
如图1、2所示,压电变形机构6的上端与底座5通过注塑固结相连,下端通过一个注塑孔7,用直接注塑的方法与塑料接插件1固结为一体。根据不同的变形要求,塑料接插件1可以用聚氯乙烯、尼龙、柔性和硬性塑料或其他弹性绝缘材料浇注。导纱针2的上端插入接插件1下端的凹槽3内,二者紧密连接并可拔出。导纱针2一侧的凸起部4和底座5上的限位凸台8组成限位机构,限止导纱针的纵向移位,并避免导纱针因上端接插松动而可能造成脱落的现象,还可使同一底座上排列的各导纱针的针头高度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敏其,未经王敏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19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数码相框的冰箱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璃盖保护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