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牵伸下罗拉的沟槽齿形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041893.X | 申请日: | 2007-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87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崔桂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H5/78 | 分类号: | D01H5/78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贾海芬 |
| 地址: | 213025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牵伸 罗拉 沟槽 齿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的牵伸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牵伸下罗拉的沟槽齿形结构,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纺纱机的牵伸下罗拉由光轴、间隔设置在光轴之间的沟槽工作面以及导孔构成,是纺纱机中非常重要的零件之一。牵伸下罗拉上的沟槽工作面与上罗拉对应的皮辊组成钳口,握持纱线进行牵伸。纺纱过程中罗拉所产生机械波与牵伸下罗拉工作面的齿形有着密切关系。目前所公开牵伸下罗拉沟槽齿形为梯形或为圆弧形,由于牵伸下罗拉的长径比较大,因此在罗拉的轧制、校直、热处理等加工过程中,都会造成罗拉变形,使罗拉径向跳动难以控制。对于梯形齿,在沟下罗拉的外圆磨削后,齿顶宽度不易保持一致,由于齿顶与其两侧过度面为突变过度,因沟槽工作面存在着钝角,会加速皮辊的磨损,而且在纺纱过程中会产
生机械波,影响条干粗细的均匀度和成品质量。而对于圆弧形齿,虽然沟槽工作面为弧面过渡,但由于罗拉外圆仅是该沟槽工作面的最高点,减少了沟槽工作面与皮辊的接触面积,同时也增大了钳口处纱线握持力的变化,也会影响条干粗细的均匀度和成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沟槽工作面光滑过渡,皮辊不易磨损,能提高纱线握持力的牵伸下罗拉的沟槽齿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牵伸下罗拉的沟槽齿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齿形是滚压轧制而成,沟槽齿形的截面外轮廓由罗拉外圆构成的齿顶弧长、与齿顶弧长光滑过渡连接的曲线以及与该曲线相切的齿底弧长构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牵伸下罗拉其沟槽齿形由罗拉外圆构成的齿顶弧长、与齿顶弧长光滑过渡连接的曲线以及与该曲线相切的齿底弧长构成,因此沟槽工作面与皮辊接触为多弧面接触,不存在原来的突变过度,改善皮辊磨损状况,能延长皮辊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罗拉外圆作为齿顶弧长,曲线又分别与齿底弧长和齿顶弧长光滑过渡连接,由于增加了皮辊与罗拉沟槽工作面的接触面积,在保证牵伸下罗拉的工作面尺寸和跳动条件下,能提高皮辊与牵伸下罗拉之间的纱线握持力,尤其罗拉沟槽工作面与皮辊的握持力变化较为均匀,因此纺纱过程中纱线不会滑溜,减少纺纱过程中的机械波,且条干不均现象也得到扼制,大幅度提高了纺纱质量。
3、本实用新型牵伸下罗拉的沟槽齿形由齿顶弧长、齿底弧长及曲线构成,因此可直接采用滚压扎制而成,齿顶弧长不再受齿顶宽差异影响,能根据工件的工作面尺寸、跳动可直接判定罗拉是否会产生机械波,实现了罗拉无需上纺纱机便能检测罗拉是否会产生机械波。
4、本实用新型沟槽齿形的齿顶不需要磨削,可减少牵伸下罗拉的加工工序,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牵伸下罗拉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牵伸下罗拉沟槽齿形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牵伸下罗拉沟槽齿形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牵伸下罗拉沟槽齿形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之三。
其中:1-光轴,2-沟槽工作面,3-沟槽齿形,31-齿顶弧长,32-曲线,33-齿底弧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牵伸下罗拉的沟槽齿形结构,见图1所示,该牵伸下罗拉包括光轴1、间隔设置在光轴1之间的沟槽工作面2以及导孔,该沟槽工作面2上的沟槽齿形3可为斜齿齿形或直齿齿形。该沟槽齿形3如图2所示,其外轮廓由罗拉外圆构成的齿顶弧长31、与齿顶弧长31两端光滑过渡连接的曲线32以及与该曲线32相切的齿底弧长33构成,该曲线32是与齿顶弧长31内切的过渡弧长,且齿底弧长33的半径R2≥过度弧长的半径R1,该齿顶弧长的弦长S在0.1mm~0.5mm,过渡弧长的半径R1在0.25mm~0.4mm,齿底弧长33的半径R2在20.25mm~0.5mm,齿顶弧长最高点与齿底弧长最低点之间的深度h在0.3mm~0.45mm。
本实用新型的牵伸下罗拉的沟槽齿形3,还可如图3所示,该曲线32由上部弧长、下部弧长和相切连接在两个弧长之间的过渡线L1构成,齿顶弧长31与上部弧长内切,齿底弧长33与下部弧长外切,而上部弧长的半径R3以及下部弧长的半径R4均小于齿底弧长33的半径R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18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芯钩绳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砂轮连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