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气箱体加强筋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1855.4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81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士年;郭建春;张爱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宝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46 | 分类号: | H02B1/46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荣亮 |
地址: | 2258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箱体 加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箱体加强筋结构,充气箱体属于高压开关设备技术领域中的部件。
背景技术
C-GIS高压开关设备是新近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品,它是一种利用气体绝缘的开关柜,其核心部件是三相一体充气隔室,设备的绝缘性能完全由三相一体充气隔室内部的绝缘气体的密度来保证。则要求充气箱体的气密性要好。为同时保证充气箱体的焊接强度、焊接气密性、焊接美观度、焊接工效,充气箱体基本采用激光焊接工艺。现有充气箱体的箱壁内侧设置加强筋,加强筋由若干不锈钢方管加强筋和不锈钢板加强筋构成,若干不锈钢方管置于箱壁内侧与不锈钢板之间,由于激光焊接自身的工艺限定,不锈钢方管与箱壁的焊接只能从箱壁的外侧进行,不锈钢板加强筋与若干不锈钢方管的焊接只能从箱壁的内侧进行。这种结构的充气箱体存在以下弱点:
①焊接前调整工作量大,焊接工效不高,气密性焊接一次交检合格率不高。将若干不锈钢方管焊接于箱壁上时,由于激光焊接自身的工艺限定,不锈钢方管与箱壁的焊接只能从箱壁的外侧进行,且采用箱壁的透焊,因此这种焊接属气密性焊接,对不锈钢方管与箱壁的配合要求较高,需满足配合间隙≤0.15mm的要求,实践表明,市场上购买的不锈钢无缝钢管在未进行二次加工的情况下,不能满足此要求,需要进行二次磨削加工,加工后还需要进行清洗,方能实施焊接。由于二次加工后不能保证所有不锈钢管的加工量一样,仍需进行配合间隙的人工调整,因此人工调整工作量较大,而位于箱壁中部的不锈钢管加强筋由于不便观察,不能保证调整后的配合间隙完全符合要求,也就不能可靠保证焊接气密性。
②加强筋的焊接定位及工件间的压紧是靠工装完成的,由于两加强筋的焊接分别从两侧进行,需要两套焊接工装,因此工件也就需要在不同工装间转换,工作效率不高。
③由于在箱壁的外侧焊接不锈钢管,焊疤在外部,严重影响充气箱体的美观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箱体加强筋结构,解决现有充气箱体加强筋因其结构因素存在的上述不足,实现焊接工效高,避免实施气密性焊接,一次交检合格率高以及有利于提高充气箱体质量和改善充气箱体外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充气箱体的加强筋结构,包括箱体,箱体箱壁内侧的不锈钢板加强筋,其特征是箱体箱壁内侧与不锈钢板加强筋之间间隔焊接若干由不锈钢板连续折弯的凹凸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是对在现有充气箱体加强筋结构的改进,将现有充气箱体箱壁内侧的不锈钢矩形方管加强筋改变为由不锈钢板连续折弯构成的凹凸加强筋,连续折弯凹凸加强筋与箱壁的焊接从内侧进行,焊接完成后再将不锈钢板加强筋焊于不锈钢板连续折弯凹凸加强筋上,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减少人工调整工作量,降低了对材料的平直度要求,显著提高工效,且可提高充气箱体一次交检合格率,同时提高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不锈钢板加强筋,2箱体箱壁,3凹凸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由箱体,箱体箱壁2内侧的不锈钢板加强筋1和若干凹凸加强筋3经焊接构成,箱体箱壁2内侧与不锈钢板加强筋1之间间隔焊接若干由不锈钢板连续折弯的凹凸加强筋3,不锈钢板连续折弯的凹凸加强筋3与箱壁3的焊接可从内侧进行,焊接完成后再将不锈钢板加强筋1焊于凹凸加强筋3上。
凹凸加强筋3与箱壁2的焊接不再是气密性焊接,而仅需满足焊接机械强度即可,因此对二者的配合间隙要求不高,只需简单地将凹凸加强筋3压在箱壁2上即可进行激光焊接,大大减少了人工调整工作量,降低了生产加工成本,不再涉及气密性焊接合格率问题。由于不锈钢板加强筋1、凹凸加强筋3的焊接方向相同,仅需一套工装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宝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宝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18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微机屏幕控制接收装置
- 下一篇:空调器室内机底盘导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