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故障省力氧弹充氧仪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1742.4 | 申请日: | 200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51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邢金光;张洪;张徐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威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5/00 | 分类号: | F17C5/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故障 省力 氧弹充氧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充气装置,具体是能延长密封圈使用寿命的一种低故障省力氧弹充氧仪。
背景技术
充氧仪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现行充氧仪大都是将氧弹置于充氧仪底座上,使氧弹头对准充氧仪的充氧套筒,当用手下压充氧套筒时,充氧套筒中间的充气顶针把氧弹头上的进气阀针打开,从而使氧气从阀针进入氧弹,实现充氧操作。在充氧过程中,充氧套筒和氧弹头接触部位的密封圈必须完好,才能实现正常充氧。现行充氧仪由于没有对充氧套筒和氧弹头进行准确的定位,无法保证充氧套筒和氧弹头的同心度,从而使充氧套筒内的密封圈破损频繁,造成氧损失及充氧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行充氧仪由于定位不准,所导致的密封圈破损频繁、氧损失、充氧不足和增加劳动强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能大大延长密封圈使用寿命的一种氧弹充氧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低故障省力氧弹充氧仪,包括充氧仪底座、机架、充氧套筒、氧弹头定位套和氧弹定位槽,在充氧套筒的外周有一个对氧弹进行准确定位的氧弹头定位套。所述的位于充氧套筒外面的氧弹头定位套是一内径与充氧套筒形状及外径相吻合的套筒,并向下延伸一部分。所述延伸部分是一面开槽的套筒,所述开槽套筒的高度及内径是与氧弹头的高度及定位面外径相吻合的套筒。
具体使用方法是:通过一个氧弹头定位套对氧弹头进行定位,先将氧弹放在充氧仪底座上,然后把氧弹的氧弹头推到与氧弹头定位套相切的位置,这样氧弹就被定位在氧弹头定位套内。当用手下压充氧套筒时,氧弹头就能很好的滑到充氧套筒内,而不用考虑氧弹与充氧仪底座是否垂直,充氧套筒与充氧仪底座是否垂直等问题。而且在充氧过程中,氧弹头定位套就像一个辅助的手掌,能很好的保证充氧套筒和氧弹头的同心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保证氧弹头和充氧套筒的同心度,大大降低了密封圈的破损频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充氧仪底座示意图;
图3为氧弹头定位套立体示意图。
图中:1、充氧仪底座,2、机架,3、充氧套筒,4、氧弹头定位套,5、氧弹定位槽,6、氧弹头,7、密封圈,8、氧弹头与氧弹头定位套的相切面,9、氧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它包括充氧仪底座1、机架2、充氧套筒3、氧弹头定位套4和氧弹定位槽5。如图3所示,所述的氧弹头定位套4是一内径与充氧套筒3形状及外径相吻合的套筒,位于充氧套筒3的外面并向下延伸一部分。所述延伸部分是一面开槽的套筒,所述开槽套筒的高度及内径是与氧弹头的高度及定位面外径相吻合的套筒。在进行充氧操作时,先将氧弹9置于氧弹定位槽5上,推动氧弹9,使氧弹头6刚好与氧弹头定位套4相切,这个相切面8能使氧弹头6与充氧套筒3具有很好的同心度。当用手下压充氧套筒时,氧弹头6沿着氧弹头定位套的相切面8垂直的滑入充氧套筒3内,从而大大降低了对密封圈7的不对称紧压,避免了氧损失及充氧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威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威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17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倍焦距的超声悬浮场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线路板夹紧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