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失效杆泵固定凡尔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1700.0 | 申请日: | 200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92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卫光明;陆华飞;周奎修;陈远清;程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0 | 分类号: | F04B53/10;E21B43/0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失效 固定 凡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井作业工具,特别是用于防止因沉砂、积垢造成固定凡尔失效的防固定凡尔失效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采油工艺中的有杆泵固定凡尔,主要由固定凡尔罩、固定凡尔座和阀球组成,由于受地层出砂、结垢等因素影响,夹带在液流中的砂、垢易于在固定凡尔罩与阀球、球座处沉积,严重影响固定凡尔正常开启和关闭,从而造成固定凡尔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固定凡尔因沉砂、积垢而失效的防失效杆泵固定凡尔。
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凡尔罩、固定凡尔座和阀球,固定凡尔罩下端连接固定凡尔座,球座布置于固定凡尔罩和固定凡尔座之间,阀球设置在固定凡尔罩内腔;固定凡尔座下端连接沉垢筒,在沉垢筒下端连接下接头;于沉垢筒内布置喷管,所述喷管下端连接在下接头上,喷管的上端位于球座下方,喷管的内通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小,位于喷管上部的喷嘴偏置于固定凡尔座一侧,喷管与沉垢筒之间设有环形沉垢空间。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凡尔罩上端连接杆泵,下接头连接尾管,下入井下施工设计深度后,有杆泵进行采油生产,原油经由尾管进入本实用新型的喷管,由于喷管从下至上内通径逐渐变小,达到液流增速的目的。由于喷管上端偏置在固定凡尔座一侧,因此液流从喷管上的喷嘴喷射在固定凡尔阀球一侧,致使阀球打开并旋转,液流在固定凡尔罩内旋流,不断冲洗阀球、球座和固定凡尔罩内腔,大部分砂、垢随液流带出,极少部分砂、垢沉积在沉垢筒与喷管形成的环形空间内,避免固定凡尔内腔沉砂、积垢,防止固定凡尔失效。与此同时,由于阀球的旋转,球座上阀线与阀球密封段的不断改变,增加了阀球使用寿命。从而延长有杆泵检泵周期,提高了油田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固定凡尔罩1、阀球2、球座3、固定凡尔座4、中间接头5、沉垢筒6、喷管7、下接头8组成。
固定凡尔罩1下端螺纹连接固定凡尔座4,球座3布置于固定凡尔罩1和固定凡尔座4之间,阀球2装在固定凡尔罩1内腔,且位于球座3上方。固定凡尔罩1的上端还设置外螺纹,用以与杆泵连接。
固定凡尔座4与中间接头5通过螺纹连接,沉垢筒6的上端螺纹连接在中间接头5的下端,沉垢筒6的下端螺纹连接在下接头8的上端。
喷管7的内通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小,喷管7布置在沉垢筒内,喷管7下端连接在下接头8内螺纹上,喷管7的上端位于固定凡尔座3的下方,并使喷管7上部的喷嘴7-1偏置于固定凡尔座3一侧,喷管7与沉垢筒6之间设有环形沉垢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17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高地脚且下部为悬挂形式的大型超高压设备
- 下一篇:一种消毒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