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合放电型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1689.8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30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屠彦;张雄;汤勇明;郑姚生;樊兆雯;杨兰兰;朱立锋;王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显高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17/49 | 分类号: | H01J17/49;H01J1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夏平;瞿网兰 |
地址: | 210061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放电 型荫罩式 等离子体 显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尤其是一种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具体地说是一种混合放电型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的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主要包括前基板、后基板和荫罩。前基板从玻璃基板起,分别是扫描电极、介质层以及在介质层表面形成的保护层;后基板从玻璃基板起,分别是与扫描电极垂直的寻址电极,介质层以及在介质层上形成的保护层;夹在前、后基板中间的荫罩是由导电材料(例如铁或其合金)加工而成的包含网孔阵列的金属薄网板。将上述前基板、荫罩和后基板组装封接后充入预定的工作气体,譬如各种惰性气体,即形成了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目前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采用对向放电的工作原理,其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在寻址电极组和扫描电极之间加一高压窄脉冲或斜坡脉冲擦除信号,擦除上次放电积累的壁电荷;然后在扫描电极上加一高脉冲寻址电压选中该行,同时在寻址电极上施加该行的数据脉冲,该数据脉冲电压幅度与扫描电压之差高于扫描电极与寻址电极之间的着火电压,控制触发放电,从而在该行形成与所需显示信息对应的壁电荷分布;在逐行完成整屏图像初始放电之后,在扫描电极组和寻址电极之间施加维持放电脉冲,以显示该帧图像。如此循环即可逐帧显示图象。对彩色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而言,荫罩的内壁涂敷三基色荧光粉,每一放电单元中气体放电产生的真空紫外光,激发不同荧光材料发出相应的三基色光。然而,上述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由于采用对向型放电结构,放电空间较小,放电路径较短,因此放电效率较低。②由于荫罩孔壁上可涂敷荧光粉的面积较小,因此亮度较低。③由于放电区域距离荧光粉层较远,放电产生的147nm真空紫外光在向荧光粉辐射过程中共振吸收损耗大,因此亮度和发光效率较低。
现有的表面放电型等离子体显示板虽具有发光效率高、发光亮度亮的优点,但障壁结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制作成品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采用对向型放电产生的问题及表面放电型等离子体显示板障壁制作成本高且成品率低的问题,发明一种具有高亮度、高发光效率和低功耗、制造方便的集对向表面放电为一体的混合型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合放电型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前基板、后基板、荫罩3,其中荫罩封装在前后基板之间,所述的前基板主要由前衬底玻璃基板、第一电极对、介质层、保护膜组成,其中第一电极对平行排列于前衬底玻璃基板上,电极称为维持电极,电极称为扫描电极,介质层覆盖在第一电极对上,保护膜则覆盖在介质层上;所述的后基板主要由后衬底玻璃基板、第二电极、介质层组成,其中第二电极位于后衬底玻璃基板上,介质层覆盖在第二电极上,第二电极通常称为列电极组或寻址电极,与前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对成空间垂直正交,其特征是所述的荫罩为一厚度d为0.1~1.0mm的包含漏斗形网格孔阵列的导电板,所述的漏斗形网格孔与前基板相对的上开口面积是其与后基板相对的下开口面积的10~20倍,每一漏斗形网格孔上开口宽度为下开口宽度的3~4倍;第一电极对呈平行排列,分别与荫罩上的漏斗形网格孔的上开口相对应,第二电极与荫罩上的漏斗形网格孔的下开口相对应,每一网格孔的下开口宽度为第二电极宽度的1~2倍,上开口长度为下开口长度的1.5~2.0倍,第一电极对的电极宽度相同,上开口长度是第一电极对的电极宽度的5~20倍,上开口长度是第一电极对之间的平行间距的1.25~5倍,各网格孔与第一电极对和第二电极垂直相交。所述的荫罩、覆盖介质层及保护层的第一电极对和覆盖有介电层的第二电极组成介质阻挡型交流混合放电型的基本单元,在该介质阻挡型交流混合放电型的基本单元中设有可见光发光区域。
荫罩上的漏斗形网格孔的上开口为长条形、四边形、圆形、菱形、六边形或八边形中的一种,下开口为长条形、四边形、圆形、菱形、六边形或八边形中的一种,且可任意组合,上下开口中心在垂直于荫罩表面的同一直线上,或在长度方向以偏心方式排列。
介质阻挡型交流混合放电型的基本单元中的发光区域为漏斗形网格孔的内壁涂覆有荧光粉,而正是这些涂覆有荧光粉的区域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混合放电型基本单元中的可见光发光区域。
在介质阻挡型交流混合放电型的基本单元的可见光发光区域涂覆的荧光粉为单色荧光粉。
在介质阻挡型交流混合放电型的基本单元的可见光发光区域涂覆的荧光粉为三基色荧光粉。
所述的阴罩所用材料为铁、含铁合金、其他金属合金或表面镀有导电材料膜的非金属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显高科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显高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16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电脑感应式节油节气装置
- 下一篇:具有多个螺柱的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