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动式溢流阀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1505.8 | 申请日: | 200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23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赵秀婷;徐国勤;张兴侬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国勤 |
主分类号: | F16K17/04 | 分类号: | F16K17/04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218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动式 溢流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液压系统用的压力控制阀,尤其是直动式溢流阀。
(二)背景技术:
直动式溢流阀适用于低压小流量场合。它由阀体、阀芯、弹簧、密封圈、柱塞、螺纹套、调压手轮组成,阀体与带有调压手轮的螺纹套螺旋连接为一体,阀体上有进油口和溢流口,阀体内的空腔内依次装有阀芯、弹簧、柱塞和调压手轮,阀芯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接触阀座,并依靠弹簧的弹力和溢流口背压所产生的液压力与进油口所产生的液压力相互平衡。现有技术中,直动式溢流阀的阀芯主要有两种:1为锥阀,2为整体式球阀芯,该整体式球阀芯中钢球过盈压装在阀芯座上。作为直动式溢流阀需要其低压稳定性能,现有技术中上述阀芯的溢流阀的低压稳定性能都较差,一般调定压力都必须大于0.6MPa,其主要原因为该结构零件制造精度要求高,装配精度要求高;外溢流液不稳,成急射状,易产生气穴导致液压系统不稳;制造成本高,一次装配合格率低。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低压稳定性能更好的直动式溢流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直动式溢流阀,由阀体、阀芯、弹簧、密封圈、柱塞、螺纹套、调压手轮组成,阀体与带有调压手轮的螺纹套螺旋连接为一体,阀体上有进油口和溢流口,阀体内的空腔内依次装有阀芯、弹簧、柱塞和调压手轮,阀芯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接触阀座,并依靠弹簧的弹力和溢流口背压所产生的液压力与进油口所产生的液压力相互平衡,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为球阀芯,该直动式溢流阀还包括一个活动装于球阀芯和弹簧之间的环形垫片,该球阀芯活动置于阀座与环形垫片间。
本实用新型根据球体的随遇平衡自动定心和调心轴承相对自动调整轴向角度的原理对现有溢流阀进行了改进,使得溢流阀具有很高的稳定可靠性,保证了液压系统的低压稳定性。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直动式溢流阀(锥阀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现有技术中直动式溢流阀(整体式球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序号分别为:1、阀体;2、阀座;3、阀芯;4、弹簧;5、密封圈;6、柱塞;7、螺纹套;8、调压手轮;9、环形垫片;P进油口;T溢流口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附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我们采用大批量的标准产品轴承钢球和环形垫片作为阀芯,取代现有的锥阀芯或球阀芯,在装配前用标准的钢球冲压与钢球向接触的流道口和垫圈口,确保其原有的线密封改为环密封从而提高密封性,其原有的线接触改为环接触从而保证垫圈与钢球的可靠接触。其具体结构如下:直动式溢流阀,由阀体1、球阀芯3、环形垫片9、弹簧4、密封圈5、柱塞6、螺纹套7、调压手轮8组成,阀体1与带有调压手轮8的螺纹套7螺旋连接为一体,阀体上有进油口P和溢流口T,阀体内的空腔内依次装有球阀芯3、环形垫片9、弹簧4、柱塞6和调压手轮8,球阀芯3在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接触阀座2,并依靠弹簧的弹力和溢流口背压所产生的液压力与进油口所产生的液压力相互平衡,环形垫片9位于球阀芯3和弹簧4之间,球阀芯活动置于阀座与环形垫片间。
在弹簧力作用下钢球自动定心密封,垫圈根据弹簧和垫圈自身的尺寸误差自动调整角度与钢球精密接触。当P口液压油的压力升高到弹簧调定压力时,钢球在液压力推动下克服弹簧的作用力向右开启,钢球在液动力作用下依然保持对中,溢流液从T口稳定回到油箱。不会像锥阀芯和球阀芯由于本身和弹簧的制造精度误差无法自身补偿,而导致阀芯偏置最终结果是无法实现低压稳定性和一次装配合格率低下。
本实用新型低压稳定性能更好,一次装配合格率高,结构简单合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本说明书后毋需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再现出本实用新型,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国勤,未经徐国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15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茶整型机的压板改良结构
- 下一篇:吹瓶机模架组件中的底模升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