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性炭纤维与颗粒炭混用溶剂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1443.0 | 申请日: | 200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88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陆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书明;陈植民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炭 纤维 颗粒 混用 溶剂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溶剂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炭纤维和颗粒活性炭均具有良好的溶剂吸附性能,在溶剂回收领域应用广泛。目前活性炭纤维一般采用笼式装置,其吸附量有限,而颗粒活性炭均采用固定床或流化床装置进行溶剂回收,其吸附、解析较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吸附速率高、吸附量大的活性炭纤维与颗粒炭混用溶剂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活性炭纤维与颗粒炭混用溶剂回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撑层,支撑层上设置活性炭颗粒层,活性炭颗粒层上设置活性炭纤维层,支撑层为孔板形式,孔板的孔直径小于活性炭颗粒粒径。
支撑层包括格栅,格栅上设置有网孔孔径小于活性炭颗粒粒径的丝网。在活性炭纤维层上方设置丝网层。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吸附速率高、吸附量大,可高效进行溶剂回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活性炭纤维与颗粒炭混用溶剂回收装置,包括支撑层,支撑层上设置活性炭颗粒层2,活性炭颗粒层2上设置活性炭纤维层3,支撑层为孔板形式,孔板的孔直径小于活性炭颗粒粒径。支撑层包括格栅1,格栅1上设置有网孔孔径小于活性炭颗粒粒径的丝网4。在活性炭纤维层3上方设置丝网层5。工作时,吸附气流走向为上进下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书明;陈植民,未经陆书明;陈植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14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循环使用答题卡
- 下一篇:一种整吞式甘蔗联合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