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放式炼胶机的前后辊筒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1053.3 | 申请日: | 200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71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剑平;王志芳;边小荣;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武进协昌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62 | 分类号: | B29B7/62;B29B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房士铭 |
地址: | 213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放式 炼胶机 前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胶机的部件,特别是涉及开放式炼胶机的部件。
背景技术
在橡胶行业、再生胶和胶粉行业广泛使用的开放式炼胶机,前后辊筒以不同的线速度相对回转,胶料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被拉入前后两辊筒之间,随着两辊间隙的缩小,使胶料受到的挤压与剪切力增大,橡胶大分子在机械断链的同时发生氧化断链,从而增加可塑度,达到炼胶的目的。
辊筒是开放式炼胶机最重要的工作部件,辊筒的尺寸也代表着开放式炼胶机的规格。目前在实际应用中用于再生胶生产、特别是复原胶生产的开放式炼胶机,其规格尺寸均是按照GB/T 13577-1992《开放式炼胶机炼塑机》的规定。而目前常见的再生胶生产线多采用450mm×450mm×1200mm规格的开炼机和610mm×480mm×800mm规格的精炼机。上述规格的开放式炼胶机也可以采用双驱动的形式,但是450mm×450mm×1200mm规格的开炼机的辊筒在整个长度方向上并不能提供一致、有效的摩擦力、剪切力和挤压力,实际使用时还要经常利用挡胶板缩短其工作长度;而610mm×480mm×800mm规格的精炼机的辊筒直径较大,成本投入较多,如果将其用于双驱动型开放式炼胶机上并布置于整条生产线上,则会导致相对投入产出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中用于双驱动型开放式炼胶机时可使该炼胶机产率以及再生胶产品质量较高的开放式炼胶机的前后辊筒。
本实用新型的总的技术构思是:对于双驱动型炼胶机的辊筒的直径和长度采用比较适中的范围有利于保证较高的产量,同时在整个长度方向上能够提供一致、有效的摩擦力、剪切力和挤压力以提高效率和再生胶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开放式炼胶机的前后辊筒中的前辊筒的直径为400~550mm,长度为600~1000mm;后辊筒的直径为400~550mm,长度为600~1000mm。
上述前辊筒和后辊筒优选的直径均为500mm,优选的长度均为800mm。或者前辊筒和后辊筒优选的直径均为450mm,优选的长度均为800mm。或者前辊筒优选的直径为450mm、优选的长度为800mm,后辊筒优选的直径为500mm、优选的长度为8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的前后辊筒用于双驱动型开放式炼胶机后,可以确保在较为经济的投入成本情况下较大程度地发挥双驱动型开放式炼胶机的性能,在保证再生胶产品优良品质的同时达到较高的产量水平。(2)辊筒长度限定在600~1000mm范围内,在整个长度方向上能够提供一致、有效的摩擦力、剪切力和挤压力,提高了效率。相较以往的通用开炼机所采用的1200mm的辊筒长度有所缩短,也相应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辊筒安装于双驱动型开放式炼胶机的机架上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本实施例中,用合金冷硬铸铁经过铸造和机械加工后得到如图所示结构的前辊筒5和后辊筒6。前辊筒5和后辊筒6的直径均为500mm,前辊筒5和后辊筒6的长度均为800mm。
(实施例2)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前辊筒5和后辊筒6的直径均为450mm。
(实施例3)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前辊筒5直径为450mm,长度为800mm;后辊筒6直径为500mm,长度为800mm。
(应用例)
见图2及图3,将实施例1所得到的前辊筒5和后辊筒6应用于开放式炼胶机上。
该开放式炼胶机还具有2个电机、2个联轴器、2个齿轮减速器、2个万向联轴器、一组辊筒轴承座7、机架8、第一调距装置91、第二调距装置92和电路装置。
2个电机均为变频调速电机,它们是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12。电路装置具有两个调频器,从而也具有两组电机端子,其中的一组电机端子与第一电机11的电源端相连,另一组电机端子与第二电机12的电源端相连。2个联轴器为第一联轴器21和第二联轴器22。2个齿轮减速器为第一齿轮减速器31和第二齿轮减速器32。2个万向联轴器为第一万向联轴器41和第二万向联轴器42。一组辊筒轴承座7分为一对前辊筒轴承座和一对后辊筒轴承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武进协昌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武进协昌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10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汽车用后雨刮器
- 下一篇:一种环保耐用铅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