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式液压退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1037.4 | 申请日: | 200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25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加正;张锦义;花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扬力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32 | 分类号: | B30B15/32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忠明 |
地址: | 225127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液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式液压退料装置,是压力机在压制工件时进行顶件的液压退料装置,安装在压力机台板下方或者滑块内部,可以与模具配合上下往复运动,是扩大压力机工艺范围的专用部件,属于压力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力机退料装置结构简单,被动式的工作方式,在工作过程中退料力不能随着工件在模腔中所受的阻力变化而改变,导致退料时耗时多、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压力机退料装置因结构因素所存在的被动工作方式、退料耗时多、效率低等状况,提供工作时速度较快,同时作用力能满足需要的一种复合式液压退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复合式液压退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装置由缸盖、缸体、活塞缸、活塞和紧固螺母零件构成;活塞缸、活塞缸内腔的活塞及活塞上端旋接的紧固螺母组合成小油缸;缸体、缸体内腔的活塞缸及通过螺钉与缸体连接的缸盖组合成大油缸,缸盖上设置通向活塞缸底部的进油口,缸体上设置通向活塞缸的进油口,活塞缸设置通向活塞的进油口。
活塞近底部与活塞缸的内壁之间设置相间隔的两道密封,活塞近上端部与活塞缸的内壁之间设置密封。
活塞缸近底部与缸体的内壁之间、缸盖与缸体的内壁之间分别经密封圈密封。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大油缸内设置小油缸,而且把活塞缸既作为大油缸的活塞,同时也作为小油缸的缸体,构成了一种有两个工作缸,两种退料力,分阶段作用的复合式液压退料装置,一个工作缸缸径大,可以在退料开始阶段提供较大的作用力,另一个工作缸缸径较小,工作时速度较快,同时作用力能满足需要,使用时,安装在压力机台板下方或者滑块内部,可以与模具配合上下往复运动,是扩大压力机工艺范围的专用部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可提高压力机的工作效率和退料质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缸盖,2缸体,3活塞缸,4活塞,5紧固螺母,6进油口,7进油口,8进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缸盖1,缸体2,活塞缸3,活塞4构成;活塞缸3、活塞缸3内腔的活塞4及活塞4上端旋接的紧固螺母5组合成小油缸;缸体2、缸体2内腔的活塞缸3及通过螺钉与缸体2连接的缸盖1组合成大油缸,缸盖1上设置通向活塞缸3底部的进油口6,缸体2上设置通向活塞缸3的进油口7,活塞缸3设置通向活塞4的进油口8;进油口6作为工作时的液压油的进口,进油口7、8作为回程时的液压油的进口。活塞4近底部与活塞缸3的内壁之间设置相间隔的两道密封,活塞4近上端部与活塞缸3的内壁之间设置密封;活塞缸3近底部与缸体2的内壁之间、缸盖1与缸体2的内壁之间分别经密封圈密封。
在一般冷热模锻情况下,工件在上下模的高压作用下与模腔粘连在一起,因此工件从模腔中脱开的一瞬间摩擦阻力较大,一旦工件与模腔松脱后摩擦阻力会大大下降。为使工件脱离模腔,在得到相应信号后,通过活塞缸3经紧固螺母5及活塞4一并上升后顶料。当至行程20mm并使顶出力大为降低时,活塞4快速顶料,从而完成一冲次实施下一冲次。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利用活塞快速顶起机构,而使退模系统的液力流动降为1/10左右,同时提高机床工作效率10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扬力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扬力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10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花灯
- 下一篇:压力机滑块行程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