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吊具推动式随行侧顶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40829.X | 申请日: | 2007-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70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兴;陈庆友;张文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61 | 分类号: | B65G47/61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87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动 随行 侧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载式输送机,具体地说是主要应用在汽车在生产线之间(从内饰板链到底盘空中线)的转挂式输送机,属于输送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在生产线之间转载所采用的输送机主要由升降机、活动轨道、对轨机构、吊具打开机构、吊具防晃机构和供电气系统组成。轨道和机构都固定在升降机上。该种结构输送机为链条牵引升降机方式。由于升降机自身结构的限制,不但行程长占且用空间大,电气控制系统较复杂,有时会影响生产节拍和动作的连续运转,严重制约了输送机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大大提高输送机运行的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的连续性,系统灵活性强,并能大幅度降低设备的投资成本的吊具推动式随行侧顶机。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竖直方向设置的机架两侧的纵向轨道上设有用于顶升车体的升降滑架,在机架上设有升降滑架的升降驱动机构,在机架上设有随行机构,在机架底端设有辊轮及横向轨道,机架底端设置的辊轮置于在横向轨道内。
机架后端设有复位机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在机架一侧顶部设置的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架设在机架顶部并与车体前后方向一致的主动轴相连,主动轴缠绕升降牵引链条,该升降牵引链条向下绕过设于机架底部的过渡轮后,缠绕在设置于主动轴相对一侧的机架顶部且亦与车体前后方向一致的从动轴上。在主动轴一侧的升降牵引链条连接有配重块。
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大提高输送机运行的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的连续性,系统灵活性强,并能大幅度降低设备的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地面板链和空中吊具位置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设置的机架1两侧的纵向轨道上设有用于顶升车体的升降滑架4,在机架1上设有升降滑架4的升降驱动机构,在机架1上设有随行机构3,在机架1底端设有辊轮9及横向轨道7,机架1底端设置的辊轮9置于在横向轨道7内。
机架1后端设有复位机构8。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在机架1一侧顶部设置的电动机10,电动机10的输出轴与架设在机架1顶部并与车体前后方向一致的主动轴5相连,主动轴5缠绕升降牵引链条11,该升降牵引链条11向下绕过设于机架1底部的过渡轮12后,缠绕在设置于主动轴5相对一侧的机架1顶部且亦与车体前后方向一致的从动轴2上。在主动轴5一侧的升降牵引链条11连接有配重块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在同步状态下进行车体转载作业,减少了因惯性而产生的事故发生率,动作稳定可靠,当板链13上的车体进入转载区时,此时随行机构3闭合,以板链13为动力推动侧顶机与吊具14一起向前运行,边向前运行的同时侧顶机的升降滑架4上升使车体脱离板链13,而此时空中吊具14在牵引链的带动下也以板链13同样的速度在转载区运行,当升降滑架4上升到位后,车体已进入吊具14,但还没有落到吊具14的支撑上,此时侧顶机及其升降滑架4和吊具14边随行边下降,当侧顶机的支撑脱离车体时,此时随行机构3打开,侧顶机的升降滑架4下降到位后有复位机构8将其复位,此时的车体已被吊具14带走,实现了同步转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08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冲击力高层建筑扩底桩
- 下一篇: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