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回路罩的麻醉通气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40119.7 | 申请日: | 2007-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91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林;郭裕龙;严红岩;张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凯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6/01 | 分类号: | A61M16/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444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回路 麻醉 通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麻醉系统的麻醉通气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回路罩的麻醉通气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麻醉系统中的麻醉通气系统,其二氧化碳吸收罐与回路体是经外接通气管道或分散装置,实现呼吸循环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该结构复杂、笨重、体积大、管路多,通气管道容易脱落漏气,造成麻醉体泄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紧凑、拆卸方便、密闭性能好、安全可靠的带有回路罩的麻醉通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回路罩的麻醉通气系统,包括回路体、二氧化碳吸收罐,回路体上连接有吸气阀、呼气阀、压力表、吸气口、呼气压力探测口、呼气口、可调安全排气阀、呼吸囊接口、新鲜气体入口、呼吸机接口、转换开关控制端、废气排出口,其特征是:回路体底面设有一进气孔和一出气孔,还设有一弹性卡簧,弹性卡簧两端连接卡钩,二氧化碳吸收罐顶端密封面两侧设有与卡钩配合的锁紧筋,密封面上留有一偏心通气孔;二氧化碳吸收罐外套有回路罩,回路体底面设有一组导向钩,回路罩顶端设有与回路体导向钩配合的法兰边,回路罩与回路体间通过“Y”形密封圈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与回路罩之间形成通气间隙腔;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罐包括一组或两组以上,每组之间连接处由连接圈密封,每组上、下端面设有网盖;所述回路体中设有呼吸囊/呼吸机转换开关,进行呼吸囊/呼吸机的转换控制;所述回路体底面的出气孔上套有密封套。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回路罩与回路体采用卡式旋转连接结构,密闭性能好,拆卸方便,安全可靠,并采用透明医用塑料制成,便于观察钠石灰变化;
2、二氧化碳吸收罐与回路体采用弹性钩式连接结构,连接、脱卸快速,便于更换、清洗、消毒;
3、二氧化碳吸收罐气路通道采用回路罩结构设计,利用回路罩与二氧化碳吸收罐间的间隙腔通气,省去了外部的通气管道,使得二氧化碳吸收回路安全可靠,整体结构紧凑,外形美观轻巧;
4、采用呼吸囊/呼吸机自动转换开关,实现麻醉呼吸机通气的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图2所示的一种带有回路罩的麻醉通气系统,包括回路体1、与回路体连接的二氧化碳吸收罐10,回路体上连接有吸气阀3、呼气阀5、压力表6、吸气口2、呼气压力探测口4、呼气口7、可调安全排气阀8、呼吸囊接口9、新鲜气体入口12、呼吸机接口13、转换开关控制端14、废气排出口15,二氧化碳吸收罐10外套有与回路体1旋接的回路罩11,二氧化碳吸收罐与回路罩之间形成通气间隙腔。
图3中,回路体1底面设有一进气孔16和一出气孔21,出气孔上套有密封套23,回路体中设有一呼吸囊/呼吸机转换开关20,呼吸囊/呼吸机的转换由转换开关自动切换。回路体1与二氧化碳吸收罐10采用弹性钩式连接结构,在回路体底面连接有一弹性卡簧17,弹性卡簧两端设置卡钩18,在二氧化碳吸收罐顶端密封面上留有一偏心通气孔25,密封面的两侧边缘设有锁紧筋24,弹性卡簧上的卡钩18与锁紧筋24配合,当两者结合时只需将回路体放置在二氧化碳吸收罐顶面的对应处,卡钩与锁紧筋自动卡合;当脱卸时,只需揿住卡钩实现两者快速分离,由于卡簧的弹性作用,可以使两者锁紧可靠、脱卸便捷。回路体1底面四角分别设有一导向钩19,回路罩11顶端设有与回路体的导向钩19配合的法兰边28,只需左右旋拧就可使回路罩方便脱卸,安装使用方便,回路罩与回路体间通过“Y”形密封圈22密封。二氧化碳吸收罐10为一组或由两组串联而成,每组之间连接处由连接圈26密封,每组上、下端面设有网盖27,这样可以使每组中的钠石灰可得到充分利用。
吸气相:医用氧气和麻醉气体由麻醉机控制,通过新鲜气体入口12输入,压迫呼吸囊或启动呼吸机,将呼吸囊内或呼吸机风箱皮囊内的医用气体与麻醉气体的混合气体,经回路体上的进气孔16进入二氧化碳吸收罐与回路罩间的通气间隙腔,又经二氧化碳吸收罐底面的网盖27进入二氧化碳吸收罐10内,通过钠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后产生的气体再经二氧化碳吸收罐上的偏心通气孔25进入回路体上的吸气阀3,最后通过吸气阀3、吸气口2输送至病人。
呼气相:病人呼出的气体经呼气阀呼至呼吸囊或呼吸机的风箱皮囊内,由此往复形成通气呼吸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凯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凯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401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封闭型压缩机密闭筒体与气液分离器的连接装置
- 下一篇:呼吸式配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