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管材旋压装置上的旋压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9916.3 | 申请日: | 200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24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卫光;刘苏根;朱词忠;陈忠;陈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新张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14 | 分类号: | B21D22/14;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管材 装置 旋压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金属管材旋压装置上的旋压模具。
背景技术
金属管材的旋压装置主要包括:设置在装置前端的减径模、设置在后端的整径模和设置在装置中间的旋压模,现有的旋压模主要为对环,包括:模套,模套的中间开设有模孔,模套内设置有旋压对环,在旋压对环的凹槽内设置有钢球,钢球的个数一般为五个,钢球的上端设置有盖板,盖板上端设置有旋压头,在旋压头和模套之间还设置有垫片。但是,这种旋压模,钢球与金属管材接触时,为弧面接触,摩擦力比较大,在工作时,需要通过垫片来调节钢球间的间隙,由于生产现场有很多的金属碎屑和润滑剩下的垃圾油经常粘到垫片上,使金属管材的旋压尺寸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摩擦力小、旋压稳定的金属管材旋压装置上的旋压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金属管材旋压装置上的旋压模,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旋压头,底座的中间开设有模孔,所述的底座上还设置有凸台,凸台上设置有如干钢球,在钢球和凸台的外侧设置有旋压平环,旋压平环和旋压头之间设置有斜盖板,斜盖板与钢球的接触部分设置有一定的锥度。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润滑更加方便,在所述的模孔的端部有一定的锥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旋压对环改为旋压平环,使钢球与金属管材之间的接触方式由弧面接触变为点接触,减小摩擦力,润滑方便,使金属管材的旋压尺寸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设置有本实用新型所述旋压模的金属管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旋压模的剖视放大图。
图中:1、底座,2、旋压头,3、模孔,4、凸块,5、钢球,6、旋压平环,7、斜盖板,8、金属管材,9、减径模,10、模孔,11、减径芯头,12、连接杆,13、旋压模,14、整径模,15、模孔,16、螺纹芯头,17、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金属管材旋压装置上的旋压模,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旋压头2,底座1的中间开设有模孔3,在模孔3的端部设置有一定的锥度,所述的底座1上还设置有凸台4,凸台4上设置有如干钢球5,在钢球5和凸台4的外侧设置有旋压平环6,旋压平环6和旋压头2之间设置有斜盖板7,斜盖板7与钢球5的接触部分设置有一定的锥度。
设置有本实用新型所述旋压模的金属管材旋压装置的工作过程是:如图1所示,首先将需要旋压的金属管材8导入设置在旋压装置的前端的减径模9,减径模9的模孔10内设置有减径芯头11,减径芯头11的后端与连接杆12相连接,连接杆12穿设在旋压模13和设置在装置后端整径模14的模孔(3、15)中,金属管材8通过时,由减径模9对其进行减径处理,然后经过旋压模13,在旋压模13的模孔3内设置有螺纹芯头16,由电机带动旋压平环6以及设置在其内侧的钢球5和设置在钢球5上面的斜盖板7(通过螺钉17设置在旋压头2上)一起高速旋转,实现对金属管材8旋压处理,旋压模13的钢球5个数一般设置为五个,当然设置为四个或者六个也可以,这个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旋压量而定。在对金属管材8的旋压过程中,旋压平环6会有一定的磨损,本实用新型中的旋压平环6的两面都可以使用,可以通过更换旋压平环6的面来延长旋压模13的使用寿命。另外在旋压的过程中,需要对钢球5进行润滑,因此,在模孔3的端部设置有一定的锥度,从而增大模孔3的开口,方便进行润滑操作。被旋压过的金属管材8最后通过整径模14,对其进行整径,完成对金属管材8的旋压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新张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新张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99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无刷马达吊扇的手拉线控及无线遥控的切换装置
- 下一篇:蜂炮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