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9608.0 | 申请日: | 200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09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英;赵宇;董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6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器,尤其为一种手电筒的充电器。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申请第2006181865号公开了一种手电筒的结构。为该手电筒提供电能的是普通的电池,装在手电筒的三个支撑杆内部。当电池的电能用竭后,需要把电池拿出后,放入到普通充电器中充满电后再放入到支撑杆内部,从而使手电筒能重新工作。这样的操作步骤比较多,操作起来也比较麻烦。而且当电池充电时手电筒也不能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首先采用不取出即可充电的电池为这种手电筒提供电能,同样就需要实用新型一种充电器使手电筒能边充电边使用。但是由于手电筒的形状是细长形的,所以当其插入到普通的充电器中,会导致由于重心过高而使手电筒与充电器一起倾倒。由于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器作了一定的改进。此类安全问题不局限于手电筒,所有细长型的被充电物都会遇到该问题,即充电时由于重心过高,而导致被充电物和充电器都有一起倾侧的可能。
另外,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充电器大都只能平放在地上或者桌面上对被充电物充电,但是当地面有水或地面不平导致充电出差错时,就有必要提供一种不需要放在地上或者桌面上也能对物体充电的充电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操作方便且安全可靠的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两种充电模式的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充电器,包括一个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内、可以对被充电物充电的充电电路,所述的被充电物为一个手电筒,包括电池包以及支撑杆。所述充电器的本体包括有顶面和底面,从顶面向底面延伸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包括可供电池包插入后充电的第一收容部,其轮廓与电池包的外轮廓相匹配。所述通孔还包括有可供支撑杆可选择地插入的第二收容部,其轮廓与支撑杆的外轮廓相匹配。
所述通孔的第一收容部上设置有一个台阶,当电池包插入时电池包的末端与该台阶抵接。所述充电器的第一收容部上设置有充电触点,该充电触点伸入到电池包的触片孔中为电池充电。
所述充电器本体的顶面和底面之间连接有一个侧面,所述的侧面至少有一部分是一个平面部分。所述侧面的平面部分包括有可以使充电器悬挂于墙上的挂钩或可以被销插入的圆孔。
所述充电器的顶面与底面呈一定的角度,所述的顶面上设置有充电指示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手电筒的重心位于充电器的内部,使充电器的放置更加安全可靠,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器还提供了两种充电模式,使得使用者能根据环境的需要作出更好的选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器处于第一充电模式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A-A方向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器处于第二充电模式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沿B-B方向的截面图。
其中,
1本体 2充电电路 3顶面
31指示灯 4底面 5侧面
51平面部分 52挂钩 53圆孔
6通孔 61第一收容部 62第二收容部
63台阶 64充电触点 65弹簧
7手电筒 71电池包 72支撑杆
73末端 74触片孔 75电池
8电源线 9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充电器,包括一个本体1,以及设置在本体1内、可以对被充电物充电的充电电路2(图2中所示),此充电电路采用普通充电器的充电电路,在这就不多加赘述。所述充电器的本体1包括一个顶面3和底面4,在顶面3和底面4之间连接有一个圆形的侧面5,在本实施例中侧面5上有一部分为一个平面部分51。所述的顶面3上设置有充电指示灯31,用来指示充电器位于充电中或者已经充电完成。
与现有技术一样,在充电器的侧面5上设置有电源线8和插头9,用来接通交流电。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器放置被充电物的场所与现有技术不同,是一个从顶面3延伸到底面4的通孔6,被充电物可以被放置在通孔6中,从而降低被充电物的高度,使其重心能位于充电器的内部。充电器的顶面3和底面4之间设置成呈一定的角度,这样可以使被充电物能更容易地放入到通孔6中。
图2至图4介绍了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器的两种充电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96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煤暖器返烧除尘装置
- 下一篇:休闲椅交叉杆件固定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