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红外负离子车船油管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38927.X | 申请日: | 2007-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71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 发明(设计)人: | 郭一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康电脑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27/00 | 分类号: | F02M27/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明渡 |
| 地址: | 215011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负离子 车船 油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船内燃发动机使用的油管(如汽车、船舶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使用的油管),特别涉及一种远红外负离子复合构造的车船油管。该油管一方面起到节油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的排放。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石油资源日渐紧张,燃油价格居高不下,而另一方面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在大力倡导节能和环保,顺应这一趋势,众多科研人员把目光注视到节油环保产品及方法的研究开发中。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节油器主要有外环型和联接型两种。外环型节油器一般由两个半圆环型节油部件组成,使用时将两个节油部件在汽车船发动机输油管道某段的外径上进行拼合,以包围输油管外径的方式对管内流动的燃油产生作用。这种节油器通常利用强磁场或/和远红外线活化原理,达到节油目的。联接型节油器一般设计有一个节油通道,使用时拼接在输油管道中,当燃油流经该节油通道时,利用强磁场或/和远红外线活化原理对燃油进行活化,起到节油效果。然而,这两种节油器存在的共同缺陷是:1、都需要在油管上附加另外的节油装置,使油管构造便得复杂。2、无论按外环型和联接型节油器,都有安装的技术问题,比如联接型节油器需断开油管安装。为此,如何直接有效利用现有的节油理论来设计一种节油效果更好的节油器产品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油效果好,而且有利于环保的远红外负离子车船油管,以解决人们对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迫切需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远红外负离子车船油管,由管体构成,该管体上设有远红外和负离子载体构造,所述远红外和负离子载体主要由托玛琳(Tourmaline)或托玛琳(Tourmaline)和锗矿石粉材料组成,而所述远红外和负离子载体构造选择下列构造之一:
(1)、在管体的壁内嵌设有由远红外和负离子载体构成的颗粒体;
(2)、在管体的内壁或外壁上涂覆有由远红外和负离子载体构成的涂层;
(3)、在管体内壁设有由远红外和负离子载体构成的内套,或者在管体外壁设有由远红外和负离子载体构成的外套。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车船油管”是指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的车辆(汽车、摩托车等)和船舶中,内燃发动机的燃料油管。
2、上述方案中,所述“托玛琳(Tourmaline)”可以产生远红外线和负离子,其中,远红外线的作用更强。所述“锗矿石粉”主要产生负离子作用。负离子材料还可以有:桂宝石和神州石等。这些负离子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者或两者以上组合使用。
3、上述方案中,当油管采用嵌设颗粒体构造时,可以将具有远红外负离子作用的颗粒体与普通油管材料混合来制作油管,颗粒体重量占油管重量的5-10%即可。这样制作好的油管壁内自然嵌设有颗粒体构造。所述普通油管材料可以是塑料等。
4、上述方案中,当油管采用涂层构造时,可以在制作好的油管内壁或外 壁表面上涂覆一层具有远红外和负离子作用的涂层载体。
5、上述方案中,当油管采用内套或外套构造时,可以在油管内设置具有远红外和负离子作用的内套载体,或者在油管外设置具有远红外和负离子作用的外套载体。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各种燃油均为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一般均为碳原子和氢原子依靠价键而结合成的烷类分子。而氢原子与碳原子的共价结合使得分子成为极性分子。分子之间借助于偶极矩的静电引力结合成大分子团,这种力称为范德华力,因此形成大分子团,影响了燃油的充分燃烧。油分子在范德华力的作用下,通常处于分子聚集状态,不能充分燃烧。而本实用新型采用远红外负离子车船油管的方案,使车船油管既是一种输油通道,又有节油器功能。这种油管在输送燃油同时利用载体构造发出的远红外和负离子直接作用于燃油。燃油分子在远红外和负离子作用下,将油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破坏,而变成单个分子,形成长链式有序排列,由“长链”变成“短链”,甚至单个分子,使得分子间平均距离增大,燃油浓度下降,流动性提高,尤其是雾化性能大幅提高,从而更便于与空气的混合,使燃烧更加充分,减少了废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提高了燃油的燃烧值,达到节油,提高马力和降低污染的目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远红外负离子车船油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远红外负离子车船油管本身就是一个节油器,它的节油功能大于普通节油器,因此节油和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的效果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康电脑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新康电脑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89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