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火匣钵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8803.1 | 申请日: | 200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98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湖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海湾耐火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5/00 | 分类号: | F27D5/00;F27D3/12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史建群;蔡凤苞 |
地址: | 214264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火 匣钵 | ||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是关于对耐火窑具——匣钵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大容量组合式耐火匣钵。
背景技术
陶瓷、耐火行业承烧窑具——匣钵,通常采用压制、模制敞口矩形或长方形,以及圆形、椭圆形等整体结构,即由耐火材料经压制或模制成型后,经烧结而成。这种整体结构匣钵的不足是,由于受制造限制,匣钵深度较浅,一般难以超过15cm,因而匣钵的容积相对较小,加大匣钵截面尺寸,虽然会使匣钵容积增加,但过大的匣钵在使用中更易开裂损坏,而且受窑截面的限制,匣钵实际不可能做得很大;其次,整体压制匣钵,匣钵围板及底板因缺少膨胀缓冲缝,在反复使用中容易发生膨胀、收缩开裂损坏,缩短匣钵使用寿命。此二大缺陷长期以来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加大匣钵深度,获得大容积,且匣钵不易开裂损坏的耐火匣钵。
实用新型目的实现,主要改进是将压制或模制烧结整体匣钵,改为由绕结耐火薄板拼合组成的组合匣钵,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实用新型目的。具体说,实用新型耐火匣钵,包括四边形组成敞口匣钵,其特征在于敞口匣钵由4片匣墙与1片匣底烧结耐火板,相领榫接组合而成,烧结耐火板各边至少有一条向内延伸、未端呈圆弧的应力槽,相邻组合边有插接榫凹和/或榫舌。
实用新型所说烧结耐火板,由适合使用温度要求的耐火材料例如SiC,压制、烧结而成,其厚度在9-20mm范围。
所说应力槽,主要作用是防止耐火板膨胀/收缩开裂而设置,其长度一般为40-80mm,宽2-3mm,未端稍大的圆弧,更增加了防开裂性能。
相领榫合插接,则主要是为增强组合稳定性而采取措施,它可以是平榫头插接,但一种更好为采用燕尾榫槽插接,其防散开性能更好。邻接边设置榫凹和/或榫舌,可以是一边沿同时设有榫凹和榫舌,也可以是榫凹和榫舌相邻设置。
实用新型拼装组合式耐火匣钵,烧结耐火板拼装式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压制或模制成型后再烧结整体匣钵不足,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计匣钵深度,不仅可以使匣钵容积大大增加,而且烧结板拼合,可以在烧结板边上设置向内延伸的应力槽,以及将槽未端设计成圆弧,从而有效抵消热胀冷缩应力开裂,大大降低了匣钵使用过程受温度变化应力开裂,极大改善了组合匣钵在高温中使用变形、以及高温机械强度,耐热冲击性好,抗变能力强,并能承受温度区段间迅速升降温的速率变化,提高了匣钵的使用寿命。榫式插接,尤其是燕尾榫插接,组合整体性好,不易散开,可避免堆叠匣钵时产生倾倒。
以下结合二个优化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实用新型,但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具体限定和约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匣钵烧结底板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匣钵烧结壁板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榫接组合匣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附图,实用新型组合结构耐火匣钵,包括1块烧结厚为10mm的SiC底板1和4块壁板2,各烧结板周边有至少一条向内延伸长约50mm、宽约2mm应力槽5,其未端有直径大于槽宽的圆弧6,烧结板相邻连接边有燕尾榫凹3和/或燕尾榫舌4,将烧结板榫插合7拼接组成敞口匣钵。
实施例2:如实施例1,组成匣钵后,在各应力槽中嵌入耐高温填充物无机胶泥,用于烧结粉料,既不会使粉料从应力槽中散落,又有效保证应力槽功能。
此外,还可以采用直榫插接组合,或其他形状榫插接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海湾耐火窑业有限公司,未经宜兴海湾耐火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88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