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红外的测云传感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38558.4 | 申请日: | 2007-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42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 发明(设计)人: | 孙学金;赵世军;高太长;翟东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W1/00 | 分类号: | G01W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志武;王鹏翔 |
| 地址: | 211101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红外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发明涉及一种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尤其是基于红外的地基测云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地基测云仪器比较成熟的主要有测量云底高的激光测云仪、云幕灯等、测量云量的可见光全天空摄像仪等,以及同时测量云底高、云量的测云雷达。
激光测云仪主要通过发射一激光脉冲,当其照射到云底时产生散射回波,通过测量接收的回波与发射脉冲之间的时间差来确定云底高。云幕灯是通过发射强光束照射到云底,在云底形成光斑,从距云幕灯一定距离处测量出光斑的仰角,通过三角关系式计算出云底高。可见光全天空摄像仪通过采用鱼眼镜头或球面镜实现对全天空的拍照,再通过一定的算法确定出云的分布,从而确定出云量。测云雷达则通过发射电磁脉冲,当其遇到云时产生散射,通过接收散射回波,从而确定云底高和云量等信息。
从地面上测量大气向下红外辐射可采用红外探测器、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等红外测量仪器,但要从探测单元的红外辐射值直接确定出是否有云还很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红外的地基测云传感器,解决利用大气向下红外辐射进行云的识别问题,实现非降水和雾天气条件下云的昼夜连续观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红外的地基测云传感器,由红外测云传感器和环境参数测量机构组成,采取红外测量装置获得大气向下红外辐射,采用环境参数测量机构获得地面空气温度、湿度和能见度,将红外辐射、气温、湿度和能见度信息结合在一起实现云的探测。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测云传感器,解决了利用大气向下红外辐射确定是否有云的难题,从而实现了云的测量,为进一步云量判别和云族的识别提供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红外的地基测云传感器,由红外测云传感器和环境参数测量机构组成。红外测云传感器由单元或阵列类型的红外探测器、红外镜头以及相应的数据采集处理电路组成,如以非致冷红外焦平面阵列为探测器件的非致冷焦平面红外测云传感器;环境参数测量机构由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能见度传感器和防辐射设备组成,温度传感器采用PT-100温度传感器,但不限于PT-100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采用湿敏电容,但不限于湿敏电容,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安置于空气流通的防辐射设备内,防辐射设备可以是防辐射罩或百叶箱,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可以集合成一体也可以分置(集合成一体如瑞士Sensirion数字温湿度芯片);能见度传感器采用前向散射型能见度传感器,但不限于前向散射型能见度传感器(如WT-1型)。红外测云传感器测量的红外辐射信息与环境参数测量机构获得的气温、湿度和能见度信息通过线路传输给数据处理计算机进行处理,生成测量像元是否有云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85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蚕茧质量测试机
- 下一篇:多功能心理行为训练器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