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层增氧微孔曝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8276.4 | 申请日: | 200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42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国华居礼蒋宏斌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1100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层 微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曝气装置,尤其是一种微孔曝气装置,属于水产养殖及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曝气装置是水产养殖及水处理领域应用普遍的设施。据申请人了解,现有曝气装置通常通过搅拌机构等使空气溶入水中,因此基本设置在离水面不远处。结果,水底容易形成死角,不利于水产养殖或水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通过改进,提出一种可以消除水底死角的底层增氧微孔曝气装置,从而获得更好的水产养殖或水处理效果。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底层增氧微孔曝气装置包括空压机,所述空压机通过管路接基本水平的主气管,所述主气管通过由上至下的并联辅气管分别接位于水底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上制有透气微孔。
这样,可以通过主、辅气管将压缩空气输送到水底,由曝气管的微孔中渗出,行为比表面积很大的微泡,在上浮过程中充分溶入水中,产生理想的曝气效果。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没有死角,可以使整个水域充分曝气,因此无论是水产养殖还是水处理均十分理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底层增氧微孔曝气装置如图1所示,两并联空压机1分别通过位于管路上的截止阀6和排气阀7接基本水平的主气管2。两并联空压机1可以互为备份,通过截止阀6连通或截断,实现一备一用,排气阀7用于调整气压和开机时排气。主气管2可根据需要选用PPR或钢质材料,通过各相应控制阀3分别接由上至下的并联辅气管4,各辅气管每两根一组,分别接位于水底的U型曝气管5两端,U型曝气管5上制有透气微孔,借助固定拉绳固定在水底。控制阀3用于调节辅气管的出气量,辅气管可选用橡胶管或增强塑料管。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底层增氧微孔曝气装置如图2所示,主要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辅气管由上至下再延伸到水底,分别接均布在水底的盘状曝气管5,各盘状曝气管5分别固定在钢质圆盘上。
图中的尺寸为安装参考尺寸。
以上实施例的底层增氧微孔曝气装置由水底曝气,不存在死角,可以产生理想的曝气效果,并且调控方便,空压机有备份,运行可靠,无论是水产养殖还是水处理均可以采用。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国华居礼蒋宏斌,未经孙国华居礼蒋宏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8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