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生化反应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8143.7 | 申请日: | 2007-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77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沈以东;蔡建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以东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002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生化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处理中水、微污染水源给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各种污水的新型生化反应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水平相对来讲比较落后,常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进行污水处理,目的是基本满足水质排放要求,并且总体处理效率不高,处理能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传统工艺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效率高,处理能耗低,易于操作,管理方便的新型生化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蜂窝胞壁断面结构纤维滤料、颗粒滤料的复合使用来增加生物膜量,提高新型生化反应器的容积效率。在颗粒滤料单元内用隔板隔开,隔板连接蜂窝胞壁管,使新型生化反应器分为两部分,通过不同时对新型生化反应器一边的颗粒滤料单元和蜂窝胞壁纤维滤料单元进行曝气,而另一曝气器停止曝气,在蜂窝胞壁管的导流作用下,新型生化反应器内形成有序循环流,使水力负荷和有机负荷有效分离,提高容积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以同等出水水质为前提,与传统的接触氧化法滤池或曝气生物滤池相比,该新型生化反应器污水处理效率可提高3倍。
2、一次曝气,生化反应、过滤、反冲洗、搅拌、生物膜刷新同时完成,该新型生化反应器能耗可降低为传统的接触氧化法滤池或曝气生物滤池的一半。
3、由以上1、2两点可知,与传统的接触氧化法滤池或曝气生物滤池相比,该新型生化反应器污水处理成本可减少15%。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1-1剖面图
图中:有机玻璃缸体1 蜂窝胞壁断面结构纤维滤料单元2 颗粒滤料单元3 隔板4 支脚5 左曝气器6 右曝气器7 曝气管8 进水槽9 出水槽10 气泵11 开关12左曝气开关13 右曝气开关14 外部骨架15 钢丝网16 颗粒滤料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1是具有新型生化反应器的断面结构,所述新型生化反应器中,外部玻璃缸体1,使用有机玻璃制作,用来盛污水和整个构件组织,两组曝气器6、7分别安放在反应器的左下部和右下部,颗粒滤料单元3放置在支脚5上,颗粒滤料单元中用隔板4将颗粒分为左右两部分,支脚由钢或工程塑料制作而成,需要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蜂窝胞壁断面结构纤维滤料单元2放置在颗粒滤料单元上,隔板连接蜂窝胞壁断面结构纤维滤料单元。
所述新型生化反应器运行时,打开开关12,气泵11通电,在打开左曝气开关13,气泵通过曝气管8向左曝气器6开始供气,由于曝气区和非曝气区的压力差,形成循环流。在曝气区为上向流,水流依次流过左半部的颗粒滤料单元、蜂窝胞壁断面结构纤维滤料单元,微生物进行生化反应。而后,水流流入右半部的新型生化反应器,形成下向流,水流依次流过蜂窝胞壁断面结构纤维滤料单元和颗粒滤料单元,对生物膜进行刷新并对颗粒滤料进行反冲洗。在新型生化反应器的底部,水流又流回曝气区,这样便完成了一次循环。当关闭左曝气开关13,打开右曝气开关13时,进行反向的循环。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1-1剖面图,外部骨架15由角钢或工程塑料制作而成,形状应有反应器大小而定,设计成长方体,除顶面外,其余5个面均由钢丝网16铺设、固定,内置的颗粒滤料17直径大于钢丝网孔径,颗粒滤料单元由隔板4隔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以东,未经沈以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81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式橡胶减震器
- 下一篇:一种医用纱布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