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底船艇水线下船体海生物清除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8140.3 | 申请日: | 200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90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育功;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育功 |
主分类号: | B63B59/08 | 分类号: | B63B5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1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底 船艇 水线 船体 海生 清除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控制等综合技术,特指一种平底船艇水线下船体海生物清除设备。该海生物清除设备应用于当今各类平底船艇水线下船体的维护领域,可实现当今各类平底船艇不用通过上排(或进坞)而快速清除船艇水线下船体所附着的海生物。
背景技术
停泊在沿海口港湾码头的各类平底船艇,由于水质环境的因素,在港湾停泊半月以上,平底船艇水线下船底外板就会附着大量的海草、海蛎等海生物,这使得平底船艇航行阻力增加,油耗增加,航速降低(一般减慢1-2节);加上船底漆又大都是使用的普通水下防污漆,极易造成船艇水线以下钢板的锈蚀,严重的影响了平底船艇技术性能与经济效益的发挥。目前,对平底船艇水线下船底外板所附着的海草、海蛎等海生物的清除及船体的维护只能依靠上排或进坞,而这种清除方法,耗时长、费用高。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装备(设备)的维护、专用清洗设备的研究开发,其应用以遍及各行各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高压设备及技术的发展,各类专用高压清洗设备孕育而生,这类专用高压清洗设备在装备(设备)的维护、生产加工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在船舶建造、维修行业专用高压清洗设备也被广泛的运用,但这类专用高压清洗设备主要用于修造船坞或船厂等地,而用于船艇的日常维护保养,特别是专门用于当今各类平底船艇不用通过上排(或进坞)而快速清除船艇水线下船体所附着海生物的专用清除设备还没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用快捷高效的清除设备,实现当今各类平底船艇在日常维护保养中,不用通过上排(或进坞)而快速清除船艇水线下船体所附着的海生物,提高船艇航行性能,解决停泊在沿海口港湾船艇,由于水质环境等因素,船艇水线下船底外板所附着的海草、海蛎等海生物难以快速清除的难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平底船艇水线下船体海生物清除设备由高压动力源装置和清洗装置两部分组成。
高压动力源装置,其特征是将高压泵机、拖带电机、电气控制箱、电缆线盘、进水管带盘、高压软管和工作指示灯布置安装固定于小车上,形成高压动力源输出、控制一体化的结构形式;清洗装置包含了电动升降机、“L”型清洗架、旋转装置和高压硬管及喷头,其特征在于将采用电动升降机和清洗架上的旋转装置组合为一体,其中旋转装置由旋转拖动电机与减速器组成,“L”型清洗架由相互垂直的纵杆与横杆组成,将“L”型清洗架的上下与旋转运动控制功能基于一体,实现“L”型清洗架在待清洗船艇底部水中运动。同时可采用行程开关与指示灯组合控制形式,实现了“L”型清洗架纵杆旋转的限位控制和“L”型清洗架横杆与船底间距的限位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利用高压动力源装置产生高压水源,经位于待清洗船艇底部水中的“L”型清洗架,通过高压硬管及喷头输出高压水,在待清洗船艇底部水中形成高压清洗作业面,实现高压水快速清除待清洗船艇底部所附着的海草、海蛎等海生物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平底船艇水线下船体海生物清除设备实现了当今各类平底船艇不用通过上排(或进坞)而快速清除船艇水线下船体所附着的海生物,解决停泊在沿海口港湾船艇,由于水质环境等因素,船艇水线下船底外板所附着的海草、海蛎等海生物难以快速清除的难题。
2.高压动力源装置采用一体化设计,将高压泵机、拖带电机、电气控制箱、电缆线盘、进水管带盘、高压软管等安装于小车上,形成一个整体,实现了高压动力源任意行走移动的目的。
3.清洗装置中的“L”型清洗架采用组合式结构设计,便于“L”型清洗架的部件拆卸搬动与清洗现场的组装展开。
4.采用电动升降机和清洗架上的旋转装置组合设计,实现了“L”型清洗架的上下移动和绕纵杆水平旋转,达到了水下清洗的目的。
5.采用行程开关与指示灯组合控制形式,实现了“L”型清洗架纵杆旋转的限位控制和“L”型清洗架横杆与船底间距的限位控制,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高压动力源装置结构布置框图
图3高压动力源装置示意图
图4电动升降机、旋转装置结构布置框图
图5“L”型清洗架结构布置框图
图6“L”型清洗架的纵杆旋转控制示意图
图7 横杆与船底间距控制示意图
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育功,未经李育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81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缠草秸秆还田旋耕机
- 下一篇:制砖机龙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