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池塘养殖的均匀增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8104.7 | 申请日: | 200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18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嘉俊;周建立;王桂民;马国方;王永华;沈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坛市绿源特种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C02F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祥生 |
地址: | 2132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池塘 养殖 均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池的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在鱼、虾、蟹等水产品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密度较大,池塘中水的溶解氧较低,难以满足水产动物的生活需要,必须进行必要的增氧。目前,通常在池塘中安装多个点式集中增氧装置,给池塘中的水进行增氧处理。这种点式集中增氧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缺点:
①增氧的均匀性较差,效率低,在增氧点处增氧机供给的氧气过剩外溢,离增氧点较远处,氧气得不到增补,虽然消耗了大量的动力,但实际增氧效果不佳,整个池塘的增氧均匀性较差。
②由于点式增氧装置都需要电机作为动力,所有增氧装置都设置在水池中,因此电线必须拉到水池中,当电线使用老化或密封性能不好,极易产生漏电等不安全事件,不仅会电击鱼、虾、蟹,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使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③点式集中供氧装置的投入很大,维护使用要求较高,经济性较差,水产养殖户难以接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池塘养殖的均匀增氧装置。采用这种增氧装置,能比较理想地解决点式集中增氧装置存在的上述三点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用于池塘养殖的均匀增氧装置,它包括空气压缩泵、主供氧管、支供氧管、支撑杆,空气压缩泵安装在池塘岸堤上,主供氧管与空气压缩泵相连,支供氧管等间距地分布在主供氧管的两侧,所有支供氧管的一端均与主供氧管相通,另一端延伸至离池边0.5~1.5米处,所有支供氧管由支撑杆固定在池塘中,其安装位置为离池底10~25厘米,在支供氧管为四周表面均匀地设有细小出气孔。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所述支供氧管为周表面均匀地设有细小出气孔的微孔管。
进一步,所述主供氧管架设在离水面上方10~25厘米处,其管径为75~100毫米,支供氧管的管径为10~12毫米,支供氧管之间的间隔距离为8米。
进一步,在支供氧管的上方设有水草带,水草带离水面高度为50~60厘米。
由于空气压缩泵安装在池岸上,由空气压缩泵向主供氧管内输送压缩空气,若干根支供氧管等间隔地分布在主供氧管的两侧,每根支供氧管的一端与主供氧管相通,另一端延伸至离池岸0.5~1.5米处,支供氧管的安装高度离池底10~25厘米,以防被池塘内的淤泥阻塞,实现对池塘内的水进行均匀供氧,这种供氧装置,支供氧管均匀分布在池底的上方,由于空气压缩泵安装在池岸上,增氧泵所需电线无需通入池塘中,不会与池塘中的水接触,从根本上消除了因漏电而产生的恶性事故,同时成本低廉,它由普通的空气压缩泵、自来水管(塑料管或镀锌管)、表面设有均匀毛细孔的支供氧管(微孔管)组合而成,虽然本供氧装置的成本与点式集中供氧装置相当,现有点式集中供氧装置每3~5亩水面最少要安装1个,每个点式集中供氧装置的动力配备为3kW,而本实用新型每五亩水面只需配备1.1kW的动力,且增氧效果是点式集中供氧装置的10~12倍,运行成本低,节能节电,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截面剖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空气压缩泵;2-主供氧管;3-支供氧管;4-供氧管支撑杆;5-水草带;6-水草带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图2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所述用于池塘养殖的均匀增氧装置,它包括空气压缩泵1、主供氧管2、支供氧管3、供氧管支撑杆4,空气压缩泵1安装池塘岸上,主供氧管2与空气压缩泵1相连,支供氧管3等间距(间隔8米)地分布在主供氧管2的两侧,呈“非”字型排列,所有支供氧管3的一端均与主供氧管2相通,另一端延伸至离河岸0.5~1.5米处,所有支供氧管3由供氧管支撑杆4固定在池塘中,其安装位置为离池底10~25厘米,支供氧管3为微孔管,在其管体上均匀设有细小出气孔。所述主供氧管2架设在水面的上方,离水面10~25厘米处,其管径为75~100毫米,支供氧管3的管径为10~12毫米。
实施例1适合各类水产品的养殖,对于养蟹池,可在支供氧管3的上方设有水草带5,水草带5离水面高度为50~60厘米,由水草带支撑杆6支撑在池塘中。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很多,对于不同的形状的池塘,支供氧管的分布可作调整,但总体方案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坛市绿源特种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坛市绿源特种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81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