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核电用屏蔽电力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7769.6 | 申请日: | 200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14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卢格;杨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光电缆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H01B7/295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夏海初 |
地址: | 213119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 屏蔽 电力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核电用屏蔽电力电缆,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场所电气线路配送电输送电力连接用电线电缆,也适用一般和较恶劣场所的输送电力连接用电线电缆,和变频调速回路电机的接线。属于电力电缆技术。
背景技术
核电建设在于它的安全性,而独立性原则是保证减少故障对安全系统的影响最好方法。国家核安全局编著的《核安全导则》中HAD102/10“核电厂保护系统及有关设施”,对独立性原则进行了相关的描述和要求。传统电线电缆由于对“可能是由电磁感应、静电干扰、短路、开路、接地故障等事件所产生”的相互作用,未能引入“电磁兼容(EMC)”概念,而设有采取和达到“功能隔离”的原则和要求。
目前随着各行各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国内外对“电磁兼容”这个以往可能被忽视的问题,得以确认并制订标准加以规范。原先作为传输电力所用的普通型电线电缆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要求,特别是在变频回路因为不可避免存在的高次谐波干扰,通过传输渠道(电线电缆)而干扰影响邻近配电线路电气和控制系统,给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隐患。而对于安全性至关重要的核电建设,在《核安全导则》中HAD102/14“核电厂安全有关仪表和控制系统”4.8电气干扰章节中强调“信号电缆与动力电缆的实体分隔”,而已有的普通型电线电缆未能较好解决此类问题。
核电建设它的安全性还在于它的防火。因为“火灾是可以对核安全构成直接威胁的”,《核安全导则》中HAD102/11“核电厂防火”6.5.1条款强调“大量存在的电缆绝缘层和护套应当使用阻燃、低烟雾、低腐蚀性的材料”。所说已有电线电缆也未能满足以上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环保型材料的应用,同时通过改变电线电缆的结构,来提供一种电缆产品符合环保(EM)要求,性能符合“电磁兼容(EMC)”和核电“功能隔离”的一种抗干扰能力强且自身不对外产生干扰的一种核电用屏蔽电力电缆。以期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所要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核电用屏蔽电力电缆,包括分别包复外包层的3根导电芯线、阻燃填充料、阻燃内护层、赤裸导体层、屏蔽层和阻燃外护套;3根导电芯线紧挨布置且绞合成缆,阻燃填充料填充在3根导电芯线之间的空隙内;阻燃内护层、赤裸导体层、屏蔽层和阻燃外护套由内至外依次紧包在所说的绞合成缆上,其创新点在于:
a,导电芯线的外包层为绝缘层和阻燃层双层共挤层;
b,赤裸导体层为编织铜网层;
c,屏蔽层为铜带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点在于:
导电芯线的截面形状是圆形或者是腰子形。
还包括包复绝缘层和阻燃层双层共挤外包层的中心零线;所说中心零线设在绞合成缆的中心位置。
在导电芯线的截面形状是圆形的条件下,还包括分别包复绝缘层和阻燃层双层共挤外包层的3根零线;3根零线布置在临近导电芯线的外侧部位,且与3根导电芯线绞合成缆。
还包括高阻燃隔氧层;高阻燃隔氧层设在屏蔽层与阻燃外护套之间。
由屏蔽层和赤裸导体层两者组成的屏蔽截面积之和,为单根导电芯线截面积的46.7~66.6%。
由屏蔽层、赤裸导体层和中心零线三者所组成的屏蔽截面积之和,为单根导电芯线截面积的46.7~66.6%。
由屏蔽层、赤裸导体层、零线和中心零线四者组成的屏蔽截面积之和,为单根导电芯线截面积的46.7~66.6%。
本实用新型旨在更好的屏蔽内外间的电磁干扰,主张所述成缆包含四种排列结构:
a、五芯电缆。零线设在成缆的中心位置,把接地线等分为三等分,并各自挤包绝缘层和阻燃材料层(双层共挤工艺),在成缆时三根接地线和三根导电芯线沿横截面均匀分布。
b、五芯电缆。零线设在成缆的中心位置,三根导电主线芯以腰子形状包覆在圆形的零线上。挤包内护层后将地线拆分成多根裸铜线沿横截面均匀分布,组成地线。
c、四芯电缆。把接地线等分为三等分,并各自挤包绝缘层和阻燃材料层(双层共挤工艺),在成缆时三根接地线和三根导电芯线沿横截面均匀分布。
d、四芯电缆。接地线(或零线)设在成缆的中心位置,三根导电芯线以腰子形形状包覆在圆形的接地线(或零线)上。
上述技术方案得以实施后,本实用新型在实现其目的的前提下,还显现以下特点:
a、不含有卤素,不产生有害气体及腐蚀性气体;
b、燃烧时发烟量少;
c、具有聚烯烃电缆相同的阻燃性;
d、不含有铅等重金属,不含有环境激素,不污染土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光电缆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光电缆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77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