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高压自然循环干熄焦余热锅炉的强制循环悬吊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7657.0 | 申请日: | 2007-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36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郁鸿凌;黄海苏;董伟;赵在三;程竹静;董智广;李瑞阳;惠建明;瞿永康;葛卫东;耿秋红;傅冬;徐元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海陆锅炉有限公司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2B31/02 | 分类号: | F22B31/02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春松 |
地址: | 2156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高压 自然 循环 干熄焦 余热 锅炉 强制 悬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高温高压自然循环干熄焦余热锅炉领域,尤其涉及到该种锅炉的竖井烟道中用以悬挂各受热面的悬吊管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温高压自然循环干熄焦余热锅炉的竖井烟道中,设置有各受热面——包括省煤器、两级蒸发器和两级过热器,其中省煤器通常采用强制循环回路,两级蒸发器采用自然循环回路,各受热面特别是两级蒸发器和两级过热器采用悬挂的形式来安装,因此在竖井烟道中设置有用以悬挂两级蒸发器和两级过热器的悬吊管装置。目前,在干熄焦余热锅炉中大多采用第一级蒸发器的引出管作为悬吊管,其具体结构为:将第一级蒸发器的引出管与悬吊管下端的进口集箱相连通,悬吊管的上端通过出口集箱和引出管与汽包相连通。这种结构的悬吊管的缺点是:会增加第一级蒸发器的沿程阻力;并且,锅炉运行压力增大,悬吊管的承压随之变大,悬吊管在高温烟气中要保证良好的热交换,从传热学角度来说,提高管内循环流速,可以取得良好的换热效果,但是流速增大,上升管系统流动阻力也增大,不但导致整个蒸发器系统循环流量偏小,也会严重影响蒸发器自然循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减小蒸发器的循环阻力、有利于蒸发器自然循环的高温高压自然循环干熄焦余热锅炉的强制循环悬吊管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高温高压自然循环干熄焦余热锅炉的强制循环悬吊管装置,其特点是:利用省煤器的引出管作为悬挂蒸发器和过热器的悬吊管。即:将省煤器的引出管与悬吊管下端的进口集箱相连通,悬吊管的上端通过出口集箱和引出管与汽包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省煤器引出管作用悬吊管,一是可以简化蒸发器循环回路,同时减小蒸发器的循环阻力,有利于蒸发器自然循环的形成;二是也有利于省煤器循环回路的布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温高压自然循环干熄焦余热锅炉的强制循环悬吊管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所述干熄焦余热锅炉的竖井烟道中的各受热面包括:省煤器1、第一级蒸发器2、第二级蒸发器3、第一级过热器4和第二级过热器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强制循环悬吊管装置的主要技术方案是:利用省煤器1的引出管6作为悬挂蒸发器2、3以及过热器4、5的悬吊管,其具体结构为:将省煤器1的引出管6与悬吊管7下端的进口集箱71相连通,悬吊管7的上端通过出口集箱72和引出管8与汽包9相连通;由于省煤器1都采用强制循环回路,所以利用省煤器1的引出管6作为悬吊管的一部分,就可以使悬吊管汽水循环回路与省煤器汽水循环回路形成一个串联强制循环回路,可以提高锅炉水循环的安全性,保证了余热锅炉的运行安全,同时也大大方便了竖井烟道内各受热面的布置与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海陆锅炉有限公司上海理工大学,未经张家港海陆锅炉有限公司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76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导热泡沫炭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可调整漏磁电感的变压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