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险箱用电磁锁芯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37605.3 | 申请日: | 2007-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71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 发明(设计)人: | 蔡秀郎;陈俊杰;周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金太阳安防产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47/02 | 分类号: | E05B47/02;E05B65/5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海锋 |
| 地址: | 21521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险箱 用电 磁锁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芯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保险箱上的电磁锁芯。
背景技术
保险箱的锁结构有电子锁和机械锁两种,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电子锁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高,其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电子锁执行机构,例如电磁吸铁,来实现锁的启闭,基本工作原理是:电子锁执行机构的机械工作端(即滑杆)与机械锁的驱动机构配合构成对驱动机构的限位,机械锁中的锁舌与驱动机构连接,在使用时,用户在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控制电路控制电子锁执行机构动作,电磁吸铁吸合(或者电机转动带动丝杆运动)使滑杆后退,解除对机械锁中驱动机构的钳制,转动机械锁的执手,使与箱柜门框配合的驱动机构带动锁舌运动,打开柜门;此后控制电路控制电子锁执行机构复位,松开执手,滑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回至初始位置,凸轮机械依靠复位弹簧归位;反之,若输入电子锁的密码有误,电子锁执行机构不会动作,滑杆阻挡机械锁的驱动机构运动,操作者便无法打开柜门。常见的电子锁控制方式还有IC卡、磁卡及指纹控制等,其执行机构是相同的。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中,控制电路及电子锁执行机构(电磁吸铁)均各自与机械锁部分(拉挡、滑板等)安装于内侧箱门上,因此在组装时,各部件依次安装且必须相互配合,安装不到位,将导致锁结构无法正常工作,安装工艺较为复杂;另一方面,控制电路及电磁吸铁均暴露在外界,很容易遭到意外损伤,影响锁结构的正常启闭,同时机械锁中的驱动机构(滑板)是受电子锁执行机构的滑杆阻挡的,在使用过程,难免发生密码误输等误操作问题,导致锁结构未正常打开,但操作者并没有意识到,仍反复转动执手,这样驱动机构便撞击滑杆,易造成执行机构电磁吸铁的损坏,上述缺陷将直接影响到电子密码锁的使用寿命,给使用者带来不方便及高额的维修费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的保险箱用电磁锁芯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险箱用电磁锁芯结构,包括控制电路部分和电磁铁执行部分,所述控制电路部分与电磁铁电连接,还包括一由上盖及底座经螺钉固定连接构成的壳体,壳体上设有至少一对对角布置、用于与箱门固定的通孔,所述电磁铁执行部分包括电磁吸铁及执行组件,所述壳体内分别设有容置执行组件的活动腔、容置电磁吸铁的阀腔以及容置控制电路的电路腔,所述阀腔位于活动腔与电路腔之间,且以30°~60°角倾斜布置,在打开状态下,执行组件容于活动腔内,关闭时,执行组件的长臂端被电磁吸铁的滑杆限位,短臂端抵于机械锁中的驱动块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电路部分、电磁吸铁及两者间的电连接均采用现有技术,控制电路(即电路板)固定于壳体电路腔内,电磁吸铁及其执行组件亦设于壳体腔室内,经壳体上的固定通孔与保险箱的箱门内侧固定连接,执行组件的短臂端与箱门上机械锁部分中的驱动块配合,另一端的长臂端与电磁吸铁的滑杆配合,由于阀腔位于电路腔与活动腔之间,以倾斜方面布置可缩小壳体的体积,便于电磁锁芯的安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执行组件由拨动片、复位弹簧及弹簧定位杆构成,所述拨动片经转轴转动连接于壳体活动腔内,其短臂端经拨动片口延伸至壳体外与机械锁中的驱动块配合,位于转轴另一侧的长臂端与所述滑杆配合,且短臂端的力臂小于长臂端的力臂;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经与底座固定的定杆固定于底座上,另一端与穿插于拨动片上的弹簧定位杆连接,复位状态时,短臂端伸出拨动片口外,长臂端被所述滑杆限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拨动片的短臂端设有与机械锁中的驱动块上的凸起配合的止动槽。
上文中,利用拨动片将机械锁中的驱动块的冲击力传递给电磁吸铁中的滑杆,由此,拨动片构成杠杆结构,由于设定短臂端的力臂小于长臂端的力臂,驱动块对长臂端的冲击力在传递给滑杆时变小了,如此,在电磁吸铁未打开时,由于误操作或故意强行开启时对滑杆的撞击力减小,因而可以减缓电磁吸铁的损坏,延长使用时间。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开锁时,滑杆通电收缩,处于打开状态,机械锁部分的滑板随外侧箱门的执手转动带动驱动块推动执行组件(拨动片)的短臂端,使执行组件转动,短臂端向壳体内缩进,容于活动腔内,且拉伸复位弹簧,箱门打开;松开执手、电磁吸铁断电后,执行组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至初始位置,滑杆抵于长臂端处,箱门上锁。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金太阳安防产品有限公司,未经吴江金太阳安防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76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防网络信息传输设备
- 下一篇:抽油机故障自动控制和无线报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