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型自充气气动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7533.2 | 申请日: | 2007-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67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国平 |
主分类号: | B62K3/00 | 分类号: | B62K3/00;B62M1/04;B62M19/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2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充气 气动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尤其是涉及环保型自充气气动自行车。属交通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已在全球普及的休闲、代步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自行车已很难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人们为了方便出行,实用新型了摩托车、电动车等一系列的代步工具,但同时带来了消耗能源、污染环境等一系列的不利因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快速、节能、自充气、无污染的环保型自充气气动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环保型自充气气动自行车,它包括:脚踏杆及踏板、脚踏式高压气筒、自行车车架、连杆、连杆复位弹簧、脚踏杆复位弹簧、气马达、储气罐、鞍座、气筒复位弹簧和压力表,所述脚踏杆及踏板和脚踏式高压气筒有两件,左、右各一件,脚踏杆及踏板的脚踏杆一端与自行车车架的底梁铰接,脚踏杆及踏板的脚踏杆中间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脚踏式高压气筒的活塞相连,连杆复位弹簧套装在连杆上,脚踏杆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脚踏杆及踏板的脚踏杆中间相连,另一端与自行车车架固定连接,所述气马达和储气罐均安装在自行车车架上,脚踏式高压气筒的出气口与储气罐的进气口相连,储气罐的出气口与气马达相连,压力表装置于自行车车把上,与储气罐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环保型自充气气动自行车,在自行车车架装置有鞍座式高压气筒,该鞍座式高压气筒的活塞杆与鞍座下端相连,鞍座式高压气筒的活塞杆上套装有气筒复位弹簧,鞍座式高压气筒的出气口与储气罐的进气口相连。
脚踏式高压气筒用脚踏杆及踏板作动力,带动脚踏式高压气筒的活塞运动产生高压气体,对储气罐进行充气,该脚踏杆及踏板与传动部分分离,使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根据气压表读数高低也可随时补充而不影响行驶过程。在鞍座下方装一只汽车轮胎用的双管鞍座式高压气筒,该鞍座式高压气筒具有辅助充气功能,当道路高低或随意轻微晃动身体时,由于弹簧的作用,鞍座下方的与鞍座式高压气筒相接触的顶杆上下运动,带动鞍座式高压气筒的活塞运动,对储气罐进行辅助充气。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自行车的骑行速度慢而又费力的缺点,及摩托车、电动车耗费能源、污染环境、行驶成本高的缺点,实现了快速、节能、无污染等利国利民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环保型自充气气动自行车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式高压气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源分布示意图。
图5为实用新型的气动原理图。
图中:储气罐1、鞍座式高压气筒2、鞍座3、鞍座弹簧4、气筒复位弹簧5、连杆6、连杆复位弹簧7、脚踏杆复位弹簧8、脚踏式高压气筒9、气马达10、脚踏杆及踏板11、车把式调节手柄12、车篓13、前轮14、前挡泥板15、前避震16、前后手刹17、压力表18、活塞19、“O”型密封圈20、限速器21、车架22、节流阀23、高压气管24、后飞轮25、链条26。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环保型自充气气动自行车,主要由脚踏杆及踏板11、脚踏式高压气筒9、自行车车架22、连杆6、连杆复位弹簧7、脚踏杆复位弹簧8、鞍座式高压气筒2、气马达10、储气罐1、鞍座3、气筒复位弹簧5和压力表18组成。所述脚踏杆及踏板11和脚踏式高压气筒9有两件,左、右各一件,脚踏杆及踏板11的脚踏杆一端与自行车车架22的底梁铰接,脚踏杆及踏板11的脚踏杆中间与连杆6的一端铰接,连杆6的另一端与脚踏式高压气筒9的活塞19相连(参见图3),连杆复位弹簧7套装在连杆6上,脚踏杆复位弹簧8的一端与脚踏杆及踏板11的脚踏杆中间相连,另一端与自行车车架22固定连接,鞍座式高压气筒2、气马达10和储气罐1均安装在自行车车架22上,鞍座式高压气筒2的活塞杆与鞍座3下端相连,气筒复位弹簧5套装于鞍座式高压气筒2的活塞杆上,脚踏式高压气筒9和鞍座式高压气筒2的出气口与储气罐1的进气口相连,储气罐1的出气口与气马达10相连。压力表18装置于自行车车把上,与储气罐1相连通,气马达10的进气口安装在节流阀23,如图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国平,未经赵国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75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与猪多趾相关的DNA片段
- 下一篇:新型点钞数卡两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