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悬挂装配夹具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37517.3 | 申请日: | 2007-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35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 发明(设计)人: | 姜中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65/12 | 分类号: | B62D65/12;B25B27/30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光恩 |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挂 装配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工艺装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后悬挂弹性元件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装配后悬挂时,是将已经分装好的后悬挂总成放置在AGV夹具上,利用AGV举升机上升的力和车身的重力将自由状态的后弹簧压缩,弹簧压缩到后悬挂的减震器、连杆和车身能相连接时,车身的后半部分在吊具上已翘起约20mm,存在一定隐患,再者,悬挂调校成偏软状态的车型,弹簧的刚度在12N/mm。对于后悬挂调校偏硬的车型,螺旋弹簧的刚度则需在17.5N/mm以上,若采用现在的装配方式,直接用AGV举升机上升压缩弹簧,弹簧还未压缩到后悬挂的减震器、连杆和车身能相连接,车身就已翘起很多,此时,车身极易从吊具上翻转下来,造成安全事故。现有技术大多采用将车身锁止的方式来解决车身后部被顶起的问题,锁止车身的方式有:吊具前后都是采用偏心锁止销;在AGV小车上增加一个挂钩,钩住车身后部。而不管是偏心锁止销还是挂钩形式,都只能解决弹簧刚度不大的舒适型的车型,使得车身不至于被顶起,而不能满足弹簧刚度较大、偏向运动风格的车型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后悬挂装配夹具,以达到当弹性元件压缩到后悬挂的减震器、连杆和车身相连接时克服车身后半部分翘起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后悬挂装配夹具设有上压板、螺杆、下压板、橡胶垫、竖直导轨、滑块和水平导轨。上压板、下压板一端的“T”形槽均套在竖直导轨上,竖直导轨与滑块固接,滑块的“T”形槽套在水平导轨上,螺杆穿过上压板和下压板上的螺纹孔,与上压板和下压板组成螺旋机构,橡胶垫安装在下压板的上面前端部位;螺杆的上、下部螺纹旋向相反;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设有与上压板、下压板为活动连接的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具体是一种螺旋弹簧,上压板卡在螺旋弹簧的中部,上压板下部的螺旋弹簧的间距小于上部的螺旋弹簧的间距,上压板设有与螺旋弹簧的形面保持一致的凹槽,螺旋弹簧的刚度是不小于17.5N/mm,压缩间距从447mm到232mm。
具有上述特殊结构的一种后悬挂装配夹具,可实用于后悬挂结构形式相近的,螺旋弹簧螺距、刚度、长度相近的车型,通用性比较强,减少了因增加新车型而进行工装改造的投资,且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操作简便,具有制造工艺简单、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后悬挂装配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后悬挂装配夹具的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一种后悬挂装配夹具的结构示意图。该后悬挂装配夹具设有上压板1、螺杆2、下压板3、橡胶垫4、竖直导轨5、滑块6、水平导轨7。上压板1、下压板3一端的“T”形槽均套在竖直导轨5上,竖直导轨5与滑块6固接,滑块6的“T”形槽套在水平导轨7上,螺杆2穿过上压板1和下压板3上的螺纹孔,与上压板1和下压板3组成螺旋机构,橡胶垫4安装在下压板3的上面前端部位;螺杆2的上下部螺纹旋向相反,是一种上部为右旋螺纹下部为左旋螺纹的螺杆,下压板3采用45号钢淬火工艺加工,以增加下压板的强度和硬度。
图2所示一种后悬挂装配夹具的工作状态图。所述的弹性元件为一种螺旋弹簧8,该螺旋弹簧8与上压板1、下压板3为活动连接,上压板1卡在螺旋弹簧8的中部,上压板1采用压铸工艺,具有与螺旋弹簧8的形面保持一致的凹槽,这样压紧时可以保证上压板1与螺旋弹簧8的弹簧面完全压合,使弹簧螺旋8的弹簧面均匀受力而不至于弹出,上压板1下部的螺旋弹簧的间距小于上部的螺旋弹簧的间距,这样才能使螺旋弹簧8始终保持一定的预紧作用,这是整个装置的关键部位,螺旋弹簧8的刚度是17.5N/mm,压缩量从447mm到232mm;橡胶垫4安装在下压板3的前部,压紧螺旋弹簧8时,橡胶垫4卡入下控制臂9上凹下去的定位孔,起到固定橡胶垫4的作用。
由图1和图2结合分析可知,将上压紧装置沿水平导轨7推至下控制臂9位置,使橡胶垫4与下控制臂9上的定位孔接触,放置螺旋弹簧8,摆正位置,然后旋转螺杆2,调节上压板1与下压板3的间距,使上压板1、下压板3与螺旋弹簧8的型面及下控制臂9的定位孔重合,旋转螺杆2,因为螺杆上部为右旋螺纹,下部为左旋螺纹,当螺杆2顺时针旋转时,上压板1与下压板3的间距变小,螺旋弹簧8被压紧,相反,当螺杆逆时针旋转时,上压板1与下压板3的间距变大,螺旋弹簧8被放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75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发光的发卡
- 下一篇:一种聚脂漆专用油漆刷柄





